• 2024年中国汽轮机行业分析报告:汽轮机行业产业链及生态链分析
    2024-09-04 10:10:05
    一、汽轮机产业链结构梳理汽轮机行业的上游为制造汽轮机及辅机设备的原材料供应商,包括钢材、有色金属、橡胶等。汽轮机行业的下游应用市场主要包括工业领域、发电领域、新能源领域等。图表:汽轮机产业链结构分析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二、汽轮机产业链生态图谱图表:汽轮机产业链生态图谱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汽轮机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企业排行榜等资讯内容。
  • 2024年中国船舶拆解行业分析报告:船舶拆解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24-12-13 08:53:27
    一、船舶拆解行业五力模型中国船舶拆解行业在五力模型的各个方面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和机遇。竞争市场竞争激烈,但随着环保法规的推动,企业也在不断转型和提升技术水平。上游供应商议价能力相对较弱,下游购买者有一定的议价能力,但环保法规也限制了他们的议价空间。替代品威胁相对较小,而潜在进入者的威胁也受到一定的进入门槛限制。未来,船舶拆解行业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提高技术水平和环保标准,以应对各种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1、现有竞争者目前,中国船舶拆解行业存在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较小的问题,市场竞争格局呈现出“小型企业多,大型企业少”的状态。全球船舶平均报废年龄约为20-25岁,每年有大量船舶退役,为船舶拆解市场提供了丰富资源。船舶拆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特别是印度、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等国家,这些国家由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相对宽松的环境法规,吸引了大量的船舶拆解活动。而中国作为造船大国,也在积极发展船舶拆解行业,并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环保标准。在竞争格局上,船舶拆解行业呈现出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包括国内外的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及个体拆船企业等。大企业依靠其规模优势和技术实力,占据了行业的高端市场;而中小企业和个体拆船企业则通过
  • 2023年中国生物再生材料行业产业链分析
    2023-05-04 14:52:54
    一、生物再生材料产业链分析 生物再生材料产业链上游是生物再生材料的原料供应商,包括畜牧企业、化学试剂企业和妇幼医院;产业链中游是生物再生材料企业,其业务包括研发、生产和销售生物再生材料;产业链下游是生物再生材料的销售终端,包括医疗机构和整形美容医院。 图表:生物再生材料产业链分析 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二、生物再生材料行业上游分析 产业链上游由畜牧业、妇幼医院和化学试剂行业构成。 畜牧业:生物原材料的处理技术是中游企业形成差异化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生物再生材料所需要的天然生物材料来源于猪、牛等动物的内脏、软骨或皮等器官或组织。由于生物再生材料是植入医疗器械,对安全性要求较高。而动物源性材料属于异种异体材料,具有潜在的免疫排斥风险,因此需要通过脱细胞工序去除动物源材料的免疫原性,然后通过材料加工赋予材料力学性能、稳定的微观机构等生物功能性,最后通过专业的消毒灭菌消除各种有害物质,消除医疗隐患。脱细胞工序影响产品的组织相容性,生物功能性材料加工技术影响产品性能,消毒灭菌工序影响生物再生材料的安全性。 生物原材料供应的稳定程度影响中游企业产品生产稳定性和市场表现
  • 2024年中国退役新能源器件行业分析报告:退役新能源器件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24-12-13 08:44:41
    一、退役新能源器件行业五力模型1、行业内竞争情况目前,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回收利用行业处于起步阶段,但竞争态势已初显端倪。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风电、光伏设备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大量设备即将面临退役。众多企业看到了这一巨大的市场潜力,纷纷布局该领域。一方面,一些大型环保企业如远达环保等凭借其在环保领域的丰富经验和技术优势,积极拓展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业务。这些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专业的技术团队,能够在设备回收、拆解和再生利用等环节投入大量资源,提高资源再生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一些新兴的专业回收企业也在不断涌现。这些企业专注于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回收利用,致力于开发创新的回收技术和工艺,以提高回收效率和降低成本。然而,由于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之间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此外,行业内的竞争还体现在技术研发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技术研发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重点专项,鼓励企业开展退役风电、光伏设备高值利用等重点难点技术攻关。这将促使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总体而言,退役风电、光伏设备行业内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优化服务质量,
  • 2024年中国应急产业分析报告:应急产业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2024-09-23 08:22:39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我国应急市场上已经形成了由多种所有制(如国有独资、集体、三资、外商独资、民营、内资股份制、上市公司等)、不同经营规模和各种服务模式共同构成应急产业竞争主体,但是由于应急产业覆盖的行业较为广泛,大多数企业较为集中在某一领域的应急产品制造业中进行市场竞争,综合性的应急产业企业较少。二、潜在进入者分析《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指出“发展应急产业是提高公共安全基础水平的迫切要求,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应急技术装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并对加快发展应急产业提出了具体要求和目标,到 2020 年,应急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应急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批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制造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自主研发的重大应急装备投入使用;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发展一批应急特色明显的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形成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创新机制,为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提供有力支撑,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政策的支持和广阔的市场容量需求将促进更多的企业布局进入到应急产业的发展中来。三、替代品威胁分析《应急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5年)》
  • 2023年中国人造板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23-08-01 09:39:55
     2023-2028年中国人造板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木地板制造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复合地板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一、行业现有竞争者分析行业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从其发展周期上分析,中国的人造板行业也历经了十多年的成长过程,现在的中国人造板行业正处于成长的初期阶段,这个阶段的人造板行业的特点是,拥有一定的产业局势和规模,但其从整体上来看,它的水平还相对的比较低下,规模不大,格局也不太牢固,此时的人造板生产也正处于自身的大范围的整合过程中,但是,与他发展相悖逆的是行业的发展是迅猛的,并且行业还有着很大的空间可供发展。从人造板行业的市场形成的结构上来看,国内的产业大部分是属于中小型的,而且在集中程度上还比较低,规模大的企业还相对比较少。国内市场现阶段的状况是,营销水平低下、品牌与中低档产品在比例上相差大,品牌企业相对比较少,新产品的开发设计能力较弱,主产区在产品类别、加工技术上呈现企业均质化发展趋势。现今中国在人造板行业中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这样也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投资者前来投资,在中国人造板的
  • 2025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分析报告: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市场规模及项目投资规模分析
    2025-04-03 08:50:52
    一、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市场规模分析2024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市场规模约达738.66亿元,延续了此前的增长态势。近年来,在“双碳”目标引领以及相关政策持续推动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愈发受到市场认可,项目数量与投资规模不断攀升。图表:2020-2024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市场规模情况数据来源: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中经百汇研究中心1、政策利好持续赋能国家及地方政府不断出台鼓励政策,为合同能源管理市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如给予节能服务公司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完善相关标准规范等,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与风险,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强调推广绿色节能技术,刺激建筑等领域对合同能源管理服务需求,推动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2、应用领域拓展深化合同能源管理在工业、建筑、交通等多领域广泛应用且不断深化。工业领域,高耗能企业通过合同能源管理实施节能改造,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建筑领域,无论是公共建筑还是商业建筑,都借助该模式进行照明、空调等系统节能升级,打造绿色低碳建筑。随着各行业节能意识提升和政策要求趋严,应用场景将持续拓展,为市场规模增长注入新动力。3、技术创新驱动升
  • 2025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分析报告:电线电缆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23-08-29 10:04:30
     2023-2028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电力电缆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特种电缆行业市场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一、电线电缆行业竞争梯队依据电线电缆业务营业收入划分,我国电线电缆企业可分为3个竞争梯队。其中,营收规模大于100亿元的企业有3家,分别为宝胜股份、远东股份和起帆电缆;营收规模在50-100亿元之间的企业有特变电工、金杯电工、汉缆股份、万马股份、杭电股份和中超控股;金龙羽、太阳电缆等企业的营收规模在50亿元以下。图表:中国电线电缆行业竞争梯队分析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二、电线电缆行业竞争格局我国电线电缆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份额较分散。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前三家企业营业收入集中度为6.94%,前五家企业营业收入集中度为8.54%,前十家企业营业收入集中度为11.54%,整体市场集中度较低,但呈上升趋势。目前,电线电缆行业内多数企业规模较小,产品单一且多集中在中低压电线电缆领域,因此中低压电线电缆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目前,国内大型电线电缆企业、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在国内特高压、超高压电力电缆
  • 2025年风机行业分析报告:风机行业产业链分析
    2025-03-18 08:38:42
    图表:风机行业产业链结构分析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1、上游行业风机行业的上游行业是各类原材料(钢材等)、配件(电机等)行业,其中最主要的是钢铁行业与电机行业。风机企业从钢铁企业采购钢材、铸件、锻件等原材料,从电机企业采购电机、仪表等外购件。目前来说,风机产品所需的原材料和外购件市场供应量很充足,流通途径顺畅。我国钢铁行业、电机行业发展状况良好,各类钢材、电机等产品品种齐全、质量水平较高、供应充足,基本能满足国内风机企业的生产需求,只有少数特殊品种需要进口。2、下游行业离心风机在下游行业应用广泛,下游市场涵盖石化和化学工业、金属冶炼、火力发电、水泥制造等重化工领域以及污水处理、余热回收、脱硫脱硝等新型节能环保领域。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离心风机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拉动作用,首先,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创造了更大的离心风机市场需求;其次,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将带来大型、高效环保离心风机的发展机遇,我国重化工行业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上大压小等量置换的转型阶段,将会进一步淘汰钢铁、冶金、水泥、化工等领域的过剩产能,重点支持一批大型项目节能改造,对大型、节能风机的需求量会随之增加。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
  • 2024年中国特种润滑油行业分析报告:特种润滑油市场规模及发展特点分析
    2024-12-25 09:21:32
    一、特种润滑油行业经营情况分析特种润滑油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制得的合成或半合成润滑油,与主要成份为烃类的矿物润滑油不同,其具有特定的化学结构和性能,特定的制备工艺和原料。2023年,特种润滑油市场规模达到70.6亿元。图表:2019-2023年中国特种润滑油市场规模情况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二、特种润滑油行业发展主要特点1、特种润滑油消费主战场在华东、华南地区我国特种润滑油消费地区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该地区强大的经济发展实力为其提供了较多的特种润滑油需求。2、高、中、低档特种润滑油并存长期以来,由于特种润滑油的生产工艺相对先进水平较为落后,特种润滑油产品也以中低档为主。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国内特种润滑油生产企业越来越多地使用新的生产工艺,由以一类基础油生产为主走向二、三类基础油的生产,甚至已经着手研发四、五类等更高档的品种,国内特种润滑油市场便形成了高、中、低档特种润滑油并存的现象。由于经济和特种润滑油行业内企业发展的不平衡,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这种现象将继续存在,直至低档特种润滑油逐渐被淘汰。3、特种润滑油趋向环保、节能化对标发达国家的特种润滑油
  • 2024年中国电子铜箔行业分析报告:下游需求推动,全球电子铜箔出货量增长
    2024-08-16 10:02:45
    2023年,全球电子铜箔出货量约136.5万吨,市场增长主要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锂电新能源市场持续爆发式增长带动。未来几年市场增量主要来自于下游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高速增长带动的锂电铜箔出货量增长。图表:2019-2023年全球电子铜箔出货量情况数据来源:EVTank、中经百汇研究中心目前全球电子电路铜箔的主要产区包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韩国等,中国是PCB产业的生产中心,因此也是电子电路铜箔产量的主要贡献者。2023年,年全球电子电路铜箔出货量约68.9万吨。高端电子电路铜箔的生产技术、设备制造技术以及市场份额仍主要被日本所占据。从产品结构上看,随着下游各电子设备行业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将促使全球PCB产业中的高精度、高密度和高可靠性的PCB产品占比不断上升,也必将对电子电路铜箔的各项性能指标提出更高的要求,预计未来市场对高性能铜箔的需求将持续扩大。图表:2019-2023年全球电子电路铜箔出货量情况数据来源:EVTank、中经百汇研究中心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锂电铜箔需求快速提升,锂电铜箔成为拉动铜箔行业需求的主要驱动力。2023年,全球锂电铜箔出货量67.6万吨。下游新能源汽车和
  • 2023年中国氢气行业产业链分析
    2023-07-08 14:53:35
     2023-2028年中国氢气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特种气体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工业气体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一、氢气产业链结构分析制氢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供应商和设备技术供应商,中游为氢气制造企业主要分为化石能源制氢、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下游为储氢服务提供商和加氢站。图表:氢气产业链结构分析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二、氢气产业链上游分析上游制氢原材料煤炭及天然气一年内均有波动。根据《制氢工艺与技术》的数据,以9万m3/h煤气化制氢规模为基准;每生产一吨氢,需要消耗7.5吨褐煤,2021年9月至2021年11月煤炭价格大涨,2021年10月19日煤炭价格达到峰值为1908.2元/吨,氢气制造成本也受此影响,大幅提升。天然气制氢大约每0.6m^3天然气能够生产1m^3的氢气,2022年2月开启的俄乌战争严重影响了全球天然气的供给,促使天然气价格飞速提升,2022年2月28日天然气价格达到峰值8,437.20元/吨,氢气制造成本也随之直线增长。2022年动力煤中长期合司(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