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中国衡器行业分析报告:衡器行业产业链分析
    2025-08-13 09:46:30
    一、衡器行业产业链结构钢材、塑料是衡器生产中重要的原材料,仪表则是衡器产品的重要零部件,钢材、塑料和仪表价格和产量的变化,都直接影响到衡器产品成本和质量。衡器产品广泛运用于食品零售行业、物流仓储行业、机械行业、化工行业等,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图表:衡器制造行业产业链示意图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衡器行业的上游主要是钢铁行业、电子元器件以及传感器、工控机、打印机、高速栏杆机、车辆分离器、射频卡、IC卡等。近年来,钢材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出现较大波动,特别是对使用温度、工况环境等工作条件有一定要求的专用钢板的价格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行业的整体生产成本。总体来说,各类专用钢板价格的变动趋势将影响衡器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二、衡器上游行业分析1、上游行业结构(1)原材料供应商:衡器的制造需要使用各种金属材料,如钢铁、铝合金等,以及电子元件、传感器等。因此,原材料供应商是衡器行业产业链的重要上游环节。(2)零部件供应商:衡器的制造还需要大量的零部件,如显示屏、电子线路、外壳等。因此,零部件供应商也是衡器行业产业链的重要上游环节。(3)技术研发机构:衡器行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以提高产品的精度、稳定性和功能性。因此,技
  • 2024年中国基因治疗运行业分析报告:基因治疗行业经营模式及部分企业比较分析
    2024-09-19 08:35:05
    一、中国基因治疗行业经营模式分析1、商业模式“院校合作+基因治疗先导研究+基因治疗产业化”的商业模式。一方面,通过服务科研院所,加强对基础科学、基因治疗先导研究发展趋势的追踪,保持基础研发创新能力,并通过服务药物的全研发生命周期,深入把握基因治疗前沿技术工艺的发展方向,不断提高CRO/CDMO技术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整合科研及制药领域的外包市场需求,扩大一体化CRO/CDMO服务场景,强化基因治疗综合服务平台的定位。2、研发模式围绕基因治疗载体的研发和大规模生产技术进行研发,以持续强化基础底层技术水平及产业化基因治疗开发服务能力。该等研发保密严格、专利保护性强、技术壁垒高,故均采用自行研发模式。研发需求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根据市场需求趋势发起的新型或改良型基因治疗载体开发,二是根据基因治疗行业技术趋势发起的新型载体开发,三是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产品和技术研发需求。3、采购模式(1)合格供应商制度采用合格供应商制度,对潜在供应商的基本概况、经营状况、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审查,并将审查合格的供应商纳入采购范围,所需物料均在合格范围内采购。采购模式为自主采购,采购方式包括按料下单和策略备料。按料下单方式,系根据
  • 2023年中国镁合金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23-10-31 10:11:30
    一、镁合金竞争格局分析中国镁合金行业已进入高速发展期,行业面临竞争淘汰阶段。以云海金属为代表的上中游一体化生产商,将带动行业实现从“原镁”开采冶炼到镁合金生产加工的一体化经营模式。镁合金龙头企业成立时间早,拥有丰富的资源与经验,已于行业早期抢占市场份额。云海金属是中国领先的镁合金生产商,也是中国产量第一的“原镁”生产商,镁合金市场份额分别占市场总比11.1%、32.7%。随着企业持续扩张产能,云海金属市场占有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当前专注镁合金的上市公司为云海金属,青海盐湖工业,其他公司瑞格金属、振鑫镁业等仍未上市。二、镁合金代表企业分析1、山西瑞格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1)简况瑞格金属专业从事镁合金、铝合金、原生镁锭及系列产品深加工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通过全球化布局进一步打造品牌形象,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2)竞争优势产业链优势,年产镁合金10万吨、原生镁锭3万吨。通过下属子公司以及产学研中心积极拓展下游应用领域,企业已成功向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中船重工、中国兵器等军工企业配套生产所需的产品。科研优势,长期致力于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产品研发方面具备优势。企业建设了省级技术中心实验室、产学研合作基地,配备了众多
  • 2023年中国垃圾发电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23-05-14 12:58:19
     2023-2028年中国固废处理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垃圾发电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垃圾发电是指通过特殊的焚烧锅炉燃烧城市固体垃圾,再通过蒸汽轮机发电机组发电的一种发电形式。垃圾发电分为垃圾焚烧发电和垃圾填埋气发电两大类。 1、中国垃圾发电行业竞争梯队分析 依据垃圾发电行业企业的综合情况划分,可分为3个竞争梯队。中国光大国际在第一梯队,其垃圾发电装机容量、垃圾处理量、发电量等均属于行业领先地位;第二梯队企业包括杭州锦江和中国环境保护;第三梯队主要包括区域内垃圾发电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包括三峰环境、上海环境、粤丰环保动力等。 图表:中国垃圾发电行业竞争梯队分析 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2、中国垃圾发电行业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根据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发布的《2021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排名报告》,按装机容量、年处理垃圾量、年发电量以及年上网电量梳理行业TOP10,具体详情如下:
  • 2025年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分析报告:农产品流通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25-08-13 09:24:35
    1、竞争现状农产品流通行业逐步信息化、透明化发展,电商、物流等领域企业开始涉足农产品流通市场。例如,京东、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上线生鲜频道,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合作关系,借助平台用户规模大的优势,实现农产品快速流通;菜鸟、顺丰等物流公司布局冷链物流网络,试图在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方面寻求突破。电商、物流等领域企业布局农产品流通市场,可凭借其原有用户规模、冷链物流技术等资源,在农产品流通行业实现快速发展,进而加剧农产品流通行业市场竞争。另外,传统农产品流通企业为提高企业竞争力,不断延伸产业链布局,加快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并打造社区零售终端,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占据较高地位,例如山东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竞争梯队依据公司规模、资源、产业链布局,可将农产品流通公司划分为三个梯队:(1)第一梯队:成立时间久、布局全产业链、规模大、分支网络覆盖范围广的公司,市场份额约20%;(2)第二梯队:企业规模适中、布局细分领域的公司及跨领域公司。由于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企业数量众多,市场分散,第二梯队企业数目众多,市场份额约60%;(3)第三梯队:公司规模小、发展具有地域性、知名度低的农产品流通公司,市场份额约20%。受
  • 2018-2022年中国冰箱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06-02 09:41:35
     2023-2028年中国家电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小家电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智能家电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1、市场规模 2017-2022年我国冰箱零售规模呈波动变化趋势,整体保持在900-1,000亿元水平。2017-2018年国内冰箱市场规模连续扩大,分别达到939亿元、958亿元;2019年及2020年冰箱销售市场规模短暂回落之后,在2021年回升到971亿元,同比增长7.9%;2022年受疫情和市场环境影响,冰箱市场零售规模有所下降,2023年市场规模预计将上升至974亿元。未来稳定的冰箱市场需求及以产品更新迭代为主的发展趋势,将为行业提供潜在增量。 图表:2018-2022年中国冰箱行业零售额情况 数据来源:奥维云网、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2、出口销量 我国大规模的冰箱产量在满足国内市场消费需求的同时,还出口海外,我国也是世界冰箱出口大国。全球需求的持续回升也带动我国冰箱出口规模的扩大。特别是2020年,我国新冠疫情得到有
  • 2018-2022年中国旅游景区营业收入分析
    2023-05-09 10:48:12
    旅游景区是指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等功能,具备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核心要素,是旅游产品的主体成分,是旅游产业链中的中心环节。 我国幅员辽阔,丰富的景区资源为旅游活动提供有力支持。借助传统优势旅游资源,拓展社会景区资源,以保护为基础,旅游景区得到长足发展,提升了我国旅游目的地形象,带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旅游景区也确立了独立的产业地位,成为支撑旅游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当前,依照国家法规,按照市场规则,越来越多的地方把景区逐步推向了市场,在经济大潮的推波助澜下,景区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市场化特点。景区投资方涵盖了政府、民营、外资、国有企业等多个领域。旅游景区成为旅游投资和资本运作最活跃的领域。2022年,旅游景区营业收入3498.21亿元左右。 图表:2018-2022年中国旅游景区营业收入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等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当今,智慧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对智慧旅游产业的开发不仅能促进旅游业全方位发展,提高旅游产品的多
  • 2018-2022年中国仿制药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04-09 20:35:20
    仿制药也称为通用名药,是指与原研药(商品名药)在剂量、安全性、效力、质量、作用以及适应症上相同的一种仿制品,原研药在超过专利保护期后,其他企业可进行仿制,这类仿制的药品通常即被称为仿制药。仿制药可分为化学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两类,这两种药物在结构、制备和药学性质等方面有较大差异。中国医药行业起步晚,产业格局尚未完善,医药企业的医药研发能力较国际企业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中国医药市场主要以仿制药为主,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仿制药生产大国。目前,在中国医药工业市场上,仿制药占据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占比远超原研药;90%以上的制药企业为仿制药生产企业,大部分医药企业依旧以生产仿制药为主要业务。近年来我国仿制药市场规模总体上呈现正向增长态势,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规模有所下降,但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健康中国2030”新医疗需求释放、基本药物和医保目录扩容等因素推动下,我国仿制药市场增长动力仍然可观。2022年,中国仿制药市场规模约为9793亿元,预计未来市场规模将维持良好增长态势。   我国仿制药产业的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集采加速国产仿制药进口替代。集采通过“以价换量”加速
  • 2025年中国互感器行业分析报告:互感器产量及表观消费量分析
    2025-01-20 10:10:04
    1、市场供需保持稳定增长互感器是按比例变换电压或电流的设备,其功能主要是将高电压或大电流按比例变换成标准低电压(100V)或标准小电流(5A或1A,均指额定值),以便实现测量仪表、保护设备及自动控制设备的标准化、小型化。从我国互感器行业供需来看,2024年互感器产量约35939.16万个,表观消费量约25636.31万个。图表:2020-2024年中国互感器产量情况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图表:2020-2024年中国互感器表观消费量情况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2、下游需求推动行业市场规模增长国家电网加大输配电网络建设和改造投入,推进智能变电站、智能配网等项目,特高压和超高压等骨干网架的建设不断加强,对高压、高精度互感器需求持续上升。此外,随着全社会用电量的增加,对电能计量、监测和保护的需求也相应增加,推动了互感器的市场需求。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电领域,互感器在监测发电设备的输出电流和电压、保障并网过程的电流检测以及控制能源转换效率和质量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新能源发电的快速发展,为互感器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以及高铁等铁路交通的持续建设,使得互感器在轨道交通的供电系统中应用逐
  • 2024年中国异亮氨酸行业分析报告:异亮氨酸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24-08-27 10:24:07
    一、异亮氨酸行业竞争现状分析异亮氨酸行业重点生产企业有阜丰集团有限公司等公司。图表:异亮氨酸行业重点企业情况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二、异亮氨酸行业竞争特点分析生物发酵行业是一个完全竞争的行业,行业巨头都以批发和大宗销售为主,因此小型企业的经营较为困难。同时异亮氨酸产品又广泛用于作为食品增鲜剂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饲料添加剂,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是下游采购商和经销商的关注重点。尤其是大型采购商由于涉及自身产品的食品安全,往往会采购具有较强食品安全质量保障能力的熟悉合作伙伴或者在市场上有良好口碑的品牌,一般不会轻易更换食品添加剂的供应商。异亮氨酸行业资金投入较大。除了生产线投资巨大之外,同时,若考虑与生产配套的供热、供电、环保及原料配套设备,其投资将更高。另外,本行业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也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相关设备、技术、人员的投入。生物发酵行业对工艺技术要求较高,对菌种纯度有严格的控制,因此发酵条件、环境的细微改变会影响产品产出率及产品品质,多年积累的工艺流程、生产经验、先进的菌种和健全的管理体系是维持稳定的产品品质、保障高效生产效率及优化生产成本的必要条件。对于行业新进入者,以上条件的缺乏将较难开展业务、
  • 2018-2022年全球及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05-25 09:53:26
     2023-2028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医疗机器人行业市场研究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1、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经济的持续发展与民众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全球医疗器械市场需求保持强劲势头,是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根据EvaluateMedTech的统计,2022年全球医疗器械销售规模为5328亿美元。 图表:2018-2022年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数据来源:EvaluateMedTech、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医疗器械发展时间早,对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的要求较高,需求以产品升级换代为主,市场规模庞大、增长稳定。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极具潜力,产品普及需求与升级换代需求并存,近年来增长迅猛。 2、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17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2014年至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
  • 2018-2022年中国复合肥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04-09 20:40:38
    复合肥料通常由三大基础化肥原料(氨肥、磷肥、钾肥)按照不同配比混合而成,是指经过化学反应和(或)物理反应加工制成的含有作物主要营养元素氮、磷、钾两种或两种以上养分的肥料。其上游是对应的矿产资源:煤/石油/天然气通过合成氨反应生产尿素、硫酸铵等氮肥;2吨磷矿则能生产约1吨磷肥(主要为磷酸一铵、磷酸二铵);钾矿用来生产钾肥,由于我国钾矿资源较为匮乏,因此资源主要依赖进口。复合肥企业按照下游农作物所需肥料成分的不同,生产元素含量不同的产品。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增加粮食及农产品的供给成了重中之重,现有的基础肥料已经不能满足,再加上农民普遍重施氮肥,对磷肥和钾肥不甚重视,所以不合理施肥现象较严重,此举导致减产和农产品品质的下降,要改善这一状况,这就很需要一种肥料,科学配比氮磷钾等营养,所以,复合肥的地位举足轻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复合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2615.34亿元;至2022年,复合肥行业营业收入达到3668.5亿元左右。 目前我国化肥市场上的复合肥配方比较单调,常见的氮磷钾比例为15-15-15、16-16-16,而近些年也出现了17-17-1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