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中国MEMS传感器行业产业链分析
    2023-06-09 11:03:11
     2023-2028年中国传感器制造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MEMS传感器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湿度传感器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1、传感器产业链概述 传感器产业链上游为各类原材料供应,包括感测元件、电路、电源、不同类型的元件及五金件等的生产制造;中游为各种类型的传感器生产设计、制造及封装测试;下游为系统应用,如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电子、工业通信、国防航空等,由于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和配套终端产品种类繁多,数量庞杂,且工作环境相差甚远,因此不同产品对传感器的需求各不相同。 2、MEMS传感器产业链分析 对于MEMS传感器,即感测元件采用MEMS敏感芯片的传感器,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各环节与通用IC芯片较为相似,一般可分为四个环节:设计研发、晶圆制造、封装测试以及系统应用。具体MEMS传感器的产业链结构图如下: 图表:MEMS传感器产业链分析 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其中,设计研发包括MEMS敏感芯片设计和传感器器件设计;晶圆制造
  • 2023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产业链分析
    2023-05-31 10:40:01
     2023-2028年智能制造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前景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1、行业简介 智能装备是通过机械系统、运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传感器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多系统的集成和深度融合,形成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功能的各类制造装备的统称,是一种能够减少生产过程对人力劳动的依赖,显著提高工作精度、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的自动化设备。 智能制造装备存在设计难度高、学科交叉多等特点,属于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行业,大部分智能制造装备具有非标、定制化属性,根据客户需求,按照下游客户加工制造工艺和流程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研发、设计、装配、集成,以满足某一个或某一类产品的快速、高效、批量、自动化生产。 2、行业上下游情况 从产业链来看,智能制造装备行业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零部件、中游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下游终端应用客户,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表:智能制造行业产业链分析 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
  • 2024年中国纳米药物行业分析报告:全球纳米药物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分析
    2024-09-14 09:46:01
    一、全球纳米药物行业发展规模分析制药行业更新换代和适应新变化新技术的速度很慢。然而,随着微流体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有可能会解决纳米药物从实验室到临床达到效果一致的问题,从而实现纳米医学产品的大规模商业化。此外,微流体技术、3D打印等支持技术的进步也许可以在未来帮助纳米医学行业实现廉价和标准化的流体装置,并为个性化医疗、药物生产和可穿戴技术等领域的新应用开辟了可能性。纳米医学有机会带来更好的医疗保健成果。2023年,全球纳米药物市场规模达到了3057亿元。图表:2019-2023年全球纳米药物市场规模情况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二、全球纳米药物行业市场格局分析1、区域格局美国是最大的纳米药物市场,约占59%的市场份额,其次是欧洲,约占33%的市场份额。2、企业格局主要的生产厂商有Merck, Pfizer, Novartis, Abbott, GlaxoSmithKline, Roche, Sanofi, Eli Lilly, Astrazeneca, Johnson & Johnson, Celgene, Novavax, Stryker, Gilead Sciences, OSI Pharmace
  • 2024年中国液压元件行业竞争格局:执行元件占比最多,工程机械应用最广泛
    2024-04-07 10:55:43
    第一节 液压元件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一、液压元件行业竞争格局分析目前国内液压市场上,国际知名液压企业历史悠久,技术雄厚,规模庞大,具有强大的综合实力,其竞争优势和竞争地位在短期内难以被撼动,属于液压市场第一梯队。国内液压市场第二梯队的综合型主要包括力源液压、华德液压、榆次液压、公司和长江液压等企业。本梯队企业通过在不同的细分领域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逐步建立起自身的竞争优势,在各自的细分市场,拥有较为成熟的主机配套能力、稳定的客户群和一定的技术储备,与第一梯队国际知名液压企业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二、液压元件行业竞争现状分析我国本土液压企业呈现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总体竞争力不强的特点。据液气密协会统计,目前国内液压企业超过1,0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00多家,主要企业200多家,行业中最大的四家企业所占市场份额(CR4)仅为10%左右,行业集中度低,绝大多数企业产能较小,拥有高端产品和较高技术能力的企业很少,制约了我国液压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也无法满足国内迅猛增长的市场需求。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预计未来行业集中度将会逐步上升,具备强大技术实力和优秀管理能力的液压企业将会获得行业整合机遇进而
  • 2024年中国聚酰胺行业发展现状:产量和消费量呈波动态势
    2024-06-19 10:05:56
    一、聚酰胺生产情况锦纶的化学名称为聚酰胺(PA),俗称尼龙(Nylon),其最突出的优点是耐磨性高于其他所有纤维,在混纺织物中稍加入一些尼龙纤维,可大大提高其耐磨性。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功能性、舒适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锦纶纤维具有诸多优良的性能,包括抗老化、耐酸碱、耐温度、绝缘性能、断裂性能和缝合性能等。受益于下游的广泛应用,2013-2023年我国聚酰胺产量由211.28万吨提升至430.7万吨。图表:2019-2023年中国聚酰胺产量情况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二、聚酰胺市场需求2020-2022年,受疫情及下游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我国聚酰胺行业销量小幅下降,但出口市场韧性较强,出口量保持稳定增长,进口量明显下降。2023年,我国聚酰胺表观消费量444.5万吨。图表:2019-2023年中国聚酰胺表观消费量情况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聚酰胺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企业排行榜等资讯内容。
  • 2024年中国高速公路行业产业链分析
    2024-04-19 09:46:07
    一、高速公路产业链结构分析中国高速公路产业包括公路建设、公路运营、公路维护三大环节。公路建设主要包括线路建设、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公路绿化;公路运营包括运输收费、服务区、管理系统;公路维护包括养护设备、养护材料,中国高速公路公司多基于公路建设纵向布局,产业链跨度广。图表:高速公路行业产业链分析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二、高速公路行业上游分析高速公路行业的上游主要指各种公路建设材料的供应商以及工程服务的提供商。高速公路建设主要依靠招标完成,上游行业的企业数量众多,市场竞争相对充分,上游产业的竞争格局有利于高速公路企业在众多供应商中进行充分比价、择优采购,降低对上游供应商的依赖度。三、高速公路行业下游分析收费公路下游指高速公路通行客户,主要以小客车为主,也包括了客运物流企业以及对大宗货物运输有较大需求的企业。高速公路行业的主营收入来源为过往车辆通行费收入,高速公路企业需要保证良好的路况水平、高效的通行效率、优质的服务水平以满足客户需要。客户需求、习惯等方面的变化,也进一步促进高速公路业在经营模式、技术水平、配套服务等方面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发展变化。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高速公路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
  • 2019-2022年中国电子浆料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09-21 09:45:03
    中国电子浆料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至2022年,行业市场规模由271.81亿元增长至625.8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2.05%。预计2023年至2027年,中国电子浆料行业市场规模将由840.17亿元增长至2,889.89元,年复合增长率36.18%。图表:2019-2022年中国电子浆料行业市场规模情况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市场规模变化主要受到以下两点因素驱动:(1)MLCC需求量稳步增长,电子浆料需求持续向好。随着手机,汽车,医疗等行业需求的不断增长,MLCC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推动电子浆料需求量增长。2019年至2022年MLCC市场规模由436.5亿元增长至506.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1%,电子浆料在MLCC中主要用于内电极和外电极,两者都在高容MLCC成本结构中占比5%-10%,低容MLCC成本结构中占比5%。(2)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电子浆料需求爆发。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2-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年均新增装机将达到232-286GW,下游终端需求的爆发将推动电池制造产能的大幅扩充,形成对导电银浆市场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太阳能电池(光伏
  • 2025年中国低值医用耗材行业分析报告:全球低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2025-08-19 09:50:15
    全球低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庞大且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24年全球低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770亿美元。图表:2020-2024年全球低值医用耗材行业市场规模数据来源:《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中经百汇研究中心首先,全球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对各类医疗耗材的需求持续增加。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诊断和治疗手段日益丰富,低值医用耗材作为医疗过程中的基础物资,其使用频率也相应提高。例如,在手术过程中,各类注射穿刺类、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类等低值耗材不可或缺。其次,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是重要因素之一。老年人口对医疗保健的需求更为频繁和多样化,这直接带动了低值医用耗材市场的增长。再者,各国政府对医疗行业的支持政策为市场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一些国家出台鼓励医疗器械创新、提高医疗质量的政策,为低值医用耗材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此外,新兴市场的崛起和消费升级也为低值医用耗材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新兴市场国家的医疗体系不断完善,对医疗耗材的需求迅速增长;同时,消费升级使得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要求提高,进一步推动了低值医用耗材的需求。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低值医用耗材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
  • 2023年中国数字人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23-05-09 15:00:15
    1、中国数字人行业竞争格局 从竞争派系来看,数字人市场竞争者主要包括国内、国外竞争派系,其中国内竞争主体包括游戏、社交等互联网公司、数字人相关技术研发企业、人工智能技术公司、虚拟现实内容创造企业等,国际竞争主体主要包括国际AI企业、国际数字人运营企业等。 图表:中国数字人产业派系示意图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从区域布局来看,我国数字人代表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浙江、上海等经济和科技性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 图表:中国数字人产业区域格局分析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2、中国数字人行业市场排名——产品排名:洛天依排名第一2022年9月,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制作的《2022虚拟数字人综合评估指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从肉身(技术)、具身(功能)、社身(社会)三个维度,93个细分指标出发,面向国内活跃的182位虚拟数字人样本进行多维度数据画像与多层次指数评估。结果显示,我国综合指数排名前十的虚拟数字人分别为洛天依、哈酱、爱加、Meet Gu、时间小妮、央视AI手语主播、翎、希加加、梅涩甜、尤子希。 图表:2022虚拟数字人综合评估Top10数字人相关信息资料
  • 2018-2022年中国OTC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04-09 11:41:03
           OTC即非处方药,非处方药是指为方便公众用药,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经国家药监部门规定或审定后,不需要医师或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开写处方即可购买的药品。这类药品一般公众凭自我判断,按照药品标签及使用说明就可自行使用。非处方药在美国又称柜台发售药(Over The Counter),简称OTC,现已成为全球通用的俗称。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随着消费能力的逐步提高,消费意识与健康意识联合驱动下的消费升级逐渐体现,传统中药,例如东阿阿胶、片仔癀等市场上的明星消费药品不断提价,并且产品价格上涨成为各中药公司利润爆发增长的核心动力。处方药无法上网销售,且利润微乎其微,无论是从零售终端,还是从药企的角度出发都更愿意发展OTC药品。一方面受制于处方药严格的销售管制影响,非处方药在过去几年经历了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从国内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而言,因对医院高额的诊疗费有所顾忌,大多数病人都会选择购买OTC药品诊治。2022年,我国OTC市场规模达到2840亿元左右,未来,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驱动下,OTC行业有望保持6%左右的
  • 2024年中国消防装备行业分析报告:消防装备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2024-10-08 09:50:07
    一、新进入者的威胁新进入者在给行业带来新生产能力、新资源的同时,将希望在己被现有企业瓜分完毕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这就有可能会与现有企业发生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竞争,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企业盈利水平降低,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危及这些企业的生存。竞争性进入威胁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这就是进入新领域的障碍大小与预期现有企业对于进入者的反应情况。尽管我国消防行业有市场准入门槛和强制形式认证,但这并意味着新进入者就完全被挡在门外。新进入者威胁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国外消防企业看到了中国的消防市场尚未完全开发和市场运作不规范、缺乏有竞争力的大企业这一事实,依托其高、新、尖技术和资本的优势抢滩中国消防市场。如奥地利卢森宝亚国际有限公司、日本株式会社森田、德国麦斯云梯公司,不仅其产品已经通过我国3C认证并进入我国市场,而且已经或准备在我国举办独资或合资企业,以期实现其产品的本土化生产。在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市场,国外已有34家企业的产品在国内销售,向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检查中心送检的已达47家。二是,国内许多有实力的其它行业的商家有意进入消防行业,如消防车行业就已经有徐州工程机械集团、中联重科、锦州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进入。
  • 2024年中国电子铜箔行业分析报告:电子铜箔市场规模保持增长,锂电铜箔占比较大
    2024-08-16 10:05:33
    一、电子铜箔行业市场规模分析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电子铜箔材料分会数据显示,2023年电子铜箔行业销售收入735亿元。由于锂电池行业的迅猛发展,对锂电池铜箔形成了巨大需求,锂电池生产厂商产能快速增长,不仅使原来生产锂电池铜箔的生产厂商销量大增,而且吸引部分普通铜箔生产企业开始转产锂电铜箔。一方面,行业内仍存在着“量增收入减”的非正常情况,其主要原因是铜价波动造成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尽管铜箔市场有好转迹象,但铜箔行业要走出低谷,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仍然需要业内人士共同努力,彻底解决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低价竞争问题、账期问题等等。图表:2019-2023年中国电子铜箔市场规模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电子铜箔材料分会、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二、电子铜箔行业产品结构分析从在中国大陆铜箔企业产销电解铜箔的不同规格、应用领域统计数据看,18μm以下厚度的薄铜箔或极薄铜箔近几年处于增大的趋势,特别是PCB用12μm厚度铜箔市场需要在逐年增加,同时,我国内资企业在生产薄型铜箔(包括12μm)方面的制造技术及品质稳定性有明显的提高。35μm以上厚度的厚铜箔近年有需求增长的趋势。35μm厚度的铜箔有一定幅度的增大,这与世界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