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热门搜索: 202320252024物流新能源冷链物流集成电路物联网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大米
全国咨询热线:
400-9300-995
中经百汇 - 国内领先的市场研究机构
  • 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 能源矿产
    • 食品饮料
    • 纺织服装
    • 轻工行业
    • 化工材料
    • 医药卫生
    • 机械制造
    • 通信电子
    • 信息技术
    • 节能环保
    • 家居建材
    • 建筑房产
    • 零售快消
    • 交通运输
    • 金融服务
    • 城市规划
    • 现代服务
    • 文体产业
    • 其他行业
  • 产经资讯
    • 政策法规
    • 行业动态
    • 技术动向
    • 财经新闻
  • 中经视界
    • 产业链
    • 市场规模
    • 竞争格局
  • 数据中心
    • 宏观经济
    • 经济指标
    • 产量数据
    • 数据新闻
  • 研究院
    • 商业计划书
    • 可行性报告
    • 专项研究
    • 产业规划
    • 企业战略咨询
  • 排行榜
    • 企业排行
    • 品牌排行
>中经视界>产业链>2023年中国金融科技行业产业链分析
  • 2023年中国金融科技行业产业链分析

    2023-05-16 15:32:07 来源: 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1010
    分享到:
    更多

     2023-2028年中国金融科技产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绿色金融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金融行业创新趋势与企业发展战略分析报告


    一、金融科技行业产业链分析

    产业链上游包含AI、大数据技术、区块链、隐私计算、分布式、云计算等核心技术;中游覆盖综合型和垂直型服务商;产业链下游主要包括B端传统金融服务机构和C端个人用户,应用场景覆盖七大领域。

    图表:中国金融科技行业产业链分析


    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二、金融科技行业产业链上游分析

    金融科技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技术赋能供应商,提供底层核心技术支持,目前大数据技术在金融科技的应用已较为成熟,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未来金融科技企业重点发展的方向。

    ◇金融科技底层核心技术主要包括区块链、AI、大数据、云计算、IOT等

    区块链技术:(1)将数字货币充当交换媒介,直接实现了价值转移,加速价值互联网的到来。(2)代替了中介机构所搭建的信用系统,节俭交易过程,降低成本。(3)有效防止信息篡改,采用分布式账本技术,提高市场透明性,减少信用风险。

    AI技术:(1)人工智能+金融投资与服务:A在金融投资领域应用较为广泛,典型应用包括智能投顾、反欺诈、投资预测等。(2)人工智能+风控:人工智能在风控上的应用主要包括数据搜集和处理风险控制和预测模型、信用评级和风险定价以及实现金融监管的实时监控。

    大数据:(1)大数据+企业管理:可实现各类企业数据资产的采集、融合与分析,提升公司运营管理水平。(2)大数据+营销:通过大数据建设用户标签体系,实现金融产品的个性化精准营销。(3)大数据+风控:大数据可以结合人工智能模型,识别洗钱、骗保、股价操纵等非法行为。

    云计算:(1)云计算可助力金融机构减少非核心业务的支出,如IT基础建设和数据中心等。(2)金融机构可通过公有云、私有云或混合云等方式灵活获取存储计算和服务资源,并将关注度集中于拓客、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3)云计算可助力打造新业态,如开放银行(OpenBanking)和银行即服务(Banking-as-a-Service)等。

    IOT技术:(1)通过物联网技术,金融机构可更准的了解企业经营生产情况,提升贷款风控能力加速金融惠普,例如为“三农”“中小微企业”等提供融资服务。(2)目前物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主要应用包括仓储物联网金融、货运物联网金融、公共服务物联网金融、设备物联网融资租赁等。

    三、金融科技行业产业链中游分析

    1、厂商类型

    中国金融科技服务商主要包括两大类:综合型金融科技服务商和垂直型金融科技服务商。综合型金融科技服务商除了为金融机构提供技术服务,同时还开展金融业务,如蚂蚁集团、京东数科、腾讯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行业主流厂商分为综合型金融科技服务商、垂直型金融科技服务商两大类

    中国金融科技服务商主要包括两大类:综合型金融科技服务商和垂直型金融科技服务商。

    综合型金融科技服务商:综合型金融科技服务商为下游金融机构提供技术服务与多种类型的金融解决方案,通常采取与持牌金融机构分工合作的模式。在B2B2C模式中,综合型金融科技主要向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机构提供获客、风控、精准营销、大数据征信等金融技术产品服务。在B2C模式中,综合型金融科技服务商直接向C端消费者提供第三方支付、互联网借贷、网络众筹、消费金融等金融服务。例如,蚂蚁集团子公司支付宝除为用户提供支付业务、消费金融业务、信贷业务,同时为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基金、证券等公司提供平台服务。综合型金融科技服务商代表企业包括蚂蚁集团、京东数科、腾讯金融科技、苏宁金融等。

    垂直型金融科技服务商:主要指专注于某一垂直领域,提供解决方案。厂商细分类型包括信贷科技、支付科技、保险科技、证券科技、资管科技等。例如,保险科技代表厂商白鸽宝为保险公司和渠道提供完整的场景化SaaS云系统,包括智能投保、保单管理、客服服务、理赔服务、数据建模、财务管理等。

    2、厂商发展模式

    图表:中国金融科技产业中游主要参与者(部分列举)


    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科技公司强势入场,已建立起强大的资源网络

    互联网巨头:依托于技术研发、用户数据规模、品牌影响力等优势强势入场,以蚂蚁、京东数科为代表的综合型金融科技服务商,在数字支付、消费信贷、保险科技等金融服务领域中建立起竞争优势。

    新兴技术公司:主要通过专一研究技术不断创新金融科技产品服务,在细分领域展开激烈竞争,如连连支付、pingpong、WeLab、熊猫科技等。

    ◇AI技术赋能,传统银行加速数字化转型

    传统金融机构:对标微众银行等互联网金融平台,传统银行先后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为产品和服务创新输送技术储备,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增强信息网络搭建。目前技术应用场景包括用于结构化运营工作的自动化技术、用于服务的虚拟助手、用于检测欺诈行为并支持贷款审批与风险管理的机器学习技术等。

    AI技术推动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在AI技术赋能下,银行得以通过自动化管控改善资源利用率和提升服务精准度,从而提高营业收入、降低运营成本,同时为客户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增强与用户的粘性。AI技术每年为全球银行带来的超1万亿美元的潜在价值。

    四、金融科技行业产业链下游分析

    下游应用场景主要包括数字银行、数字支付、零售金融、资产管理普惠金融、投行资本市场、保险七大领域,目前数字支付赛道发展相对成熟,未来零售金融、保险、储蓄和财富管理增长潜力较大。

    图表:金融科技主要应用场景占比


    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运营和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开放银行基础建设、风险及合规、更好的进行客户认证和反洗钱核心系统平台、内部流程自动化、大数据和高级分析、客户获取和交互。运营和基础设施具有普遍性应用价值,行业话语权强,成为众多企业的战略布局方向。

    数字支付:主要包括移动支付、B2B汇款、跨境汇款、POS及支付网关、支付处理。在电商的强势加持下数字支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零售金融:主要包括账户管理、平台借贷、新型数字贷款、金融比价平台。在个体消费者多样化信贷需求的拉动下,零售金融领域创新企业增速攀升。

    储蓄和财富管理:主要包括储蓄解决方案、智能投顾、众筹平台。在资管领域,在线投资平台降低了投资门槛,引领企业发展智能顾投服务。

    保险:主要包括保险整合平台、小额保险、数字化核保、欺诈风险预防。保险赛道与数字技术联系紧密,美国企业正加速进入该领域。

    普惠金融和公司金融:主要包括数字化企业接待、贸易融资和保理、数字现金管理、外汇对冲解决方案、商业智能服务。受疫情影响,全球供应链不稳定性增加,普惠金融及公司金融领域活跃性被压制。

    投行和资本市场:主要包括融资/发行平台、交易执行、交易后服务、交易数据及信息服务。

    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企业排行榜等资讯内容。

  • 相关推荐更多...
    • 2025年中国硬质合金行业分析报告:中国硬质合金产量及营业收入分析
    • 2025年保安服务行业分析报告:保安服务行业五力模型及竞争格局分析
    • 2025年中国硬质合金行业分析报告:全球硬质合金产量及区域格局分析
    • 2025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分析报告:合同能源管理企业格局及区域格局分析
    • 2025年中国硬质合金行业分析报告:硬质合金行业产业链分析
    • 2025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分析报告: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产业链分析
    • 2025年中国铝加工行业分析报告:中国铝材产量及表观消费量分析
    • 2025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分析报告:全球合同能源管理市场规模及发展现状分析
    • 2025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分析报告: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市场规模及项目投资规模分析
    • 2025年中国硬质合金行业分析报告:硬质合金行业竞争格局及策略分析
    • 2025年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分析报告:物业管理行业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 2025年中国担保行业分析报告:担保行业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 2025年中国铝加工行业分析报告:铝加工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2025年中国铝加工行业分析报告:全球原铝及铝材产量分析
    • 2025年中国磁性材料行业分析报告:磁性材料产量保持增长,销量同步增长
研究领域
  • 行业报告
  • 商业计划书
  • 可行性报告
  • 专项研究
  • 产业规划
  • 企业战略咨询
合作伙伴
  • 金融界
  • 财经网
  • 搜狐
  • 中国经济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国家统计局
  • 关于我们
  • 购买流程
  • 付款信息
  • 免责申明
  • 网站地图
  • 招聘专区
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布龙路520号佰利云创大厦7楼
全国免费服务电话:400-9300-995(7*24小时)        邮箱:service@zjbhi.com
电话:0755-28999607   0755-28902971    0755-28900792   0755-28900913   传真:0755-28901023
版权所有 ©2023 COPYRIGHT 深圳市中经百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3019979号-1 |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