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热门搜索: 202320252024物流新能源冷链物流集成电路大米物联网中国文化产业发展
全国咨询热线:
400-9300-995
中经百汇 - 国内领先的市场研究机构
  • 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 能源矿产
    • 食品饮料
    • 纺织服装
    • 轻工行业
    • 化工材料
    • 医药卫生
    • 机械制造
    • 通信电子
    • 信息技术
    • 节能环保
    • 家居建材
    • 建筑房产
    • 零售快消
    • 交通运输
    • 金融服务
    • 城市规划
    • 现代服务
    • 文体产业
    • 其他行业
  • 产经资讯
    • 政策法规
    • 行业动态
    • 技术动向
    • 财经新闻
  • 中经视界
    • 产业链
    • 市场规模
    • 竞争格局
  • 数据中心
    • 宏观经济
    • 经济指标
    • 产量数据
    • 数据新闻
  • 研究院
    • 商业计划书
    • 可行性报告
    • 专项研究
    • 产业规划
    • 企业战略咨询
  • 排行榜
    • 企业排行
    • 品牌排行
>中经视界>市场规模>2025年中国换热器行业分析报告:换热器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 2025年中国换热器行业分析报告:换热器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5-07-30 09:23:38 来源: 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34
    分享到:
    更多

    1、市场规模分析

    我国换热器行业主要集中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船舶、集中供暖、制冷空调、机械、食品、制药等领域,应用范围广泛,并且当前国家倡导工业生产节能、减排、降耗,因此换热器市场需求较大,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4我国换热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789亿元。

    图表:2020-2024年中国换热器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2、部分需求市场分析

    (1)北方供热采暖市场:长期以来,冬季采暖是我国季节性能源需求波动的重要因素,对能源供给和冬季大气质量与环境保护构成了较大的压力。“既要温暖过冬,又要蓝天白云”是北方地区存在的突出矛盾。北方采暖季,部分城市建成区和农村广大地区大量使用散烧煤及热效率低下的小型燃煤锅炉是冬季雾霾的重要成因之一。我国北方地区采暖使用能源依然以燃煤为主,燃煤取暖面积约占总取暖面积的83%,天然气、电、地热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工业余热等合计约占17%。取暖用煤年消耗约4亿吨标煤,其中散烧煤(含低效小锅炉用煤)约2亿吨标煤,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采暖,关系到北方地区广大群众温暖过冬,雾霾天能不能减少等问题,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农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我国北方采暖市场逐步开启了绿色发展之路。北方供暖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异,这也意味着未来北方地区城镇化及清洁供暖还有很大发展潜力及发展空间。空气源热泵、水地源热泵等产品已成为清洁供暖重要的解决方案,清洁供暖的迅速发展为上游换热器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家用户式空调市场:20世纪50年代,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能源紧缺问题,基于当时的国情,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定供暖南北分界线,分界线以北的寒冷地区冬季供暖,分界线以南的南方地区则不供暖。随着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采暖意识的不断增强,南方地区人民对冬季供暖的需求日益强烈。南方地区在天气特点、能源结构和供暖形式等方面与北方地区存在着巨大差异,为杜绝北方地区传统燃煤锅炉采暖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南方采暖一开始就走上了“清洁供暖”之路。由于南方采暖市场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该地区属于夏热冬冷地区,夏季需要制冷,冬季需要采暖,这一特性使得南方采暖市场率先提出了“舒适家居”的概念,并逐步演化为家用户式空调市场。目前,家用户式空调市场主要的供暖方式包括家用空调、燃气壁挂炉和空气源热泵等。与传统的家用空调相比,空气源热泵具有舒适、节能等优点;与传统的燃气壁挂炉等相比,空气源热泵系统具有污染小、运行节能高效、不受天然气供应条件的制约等优点。以户式空气源热泵两联供为例,相对于传统的制冷供暖方式,空气源热泵冷暖两联供产品具有突出的舒适、节能、安全的技术特点,为冬季舒适供暖和夏季舒适供冷提供了可行的普及方案。2020年11月4日召开了《户式空气源热泵冷暖两联供工程技术导则》(送审稿)专家评审会,审查专家一致同意《户式空气源热泵冷暖系统工程技术导则》通过审查。空气源热泵两联供系统相关标准的陆续制定与通过,为家用户式空调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不断提高,对室内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家用户式空调市场的快速发展及巨大的市场空间,将给换热器产品带来较大的市场需求。

    (3)商用空调市场: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空调可分为家用空调和商用空调,商用空调广泛应用于写字楼、酒店、综合体等城市商业配套,图书馆、体育馆、医院、电影院等公共基础设施。根据国际标准规定,商用空调是3HP以上空调机组的统称,因此商用空调种类颇多,主要有多联式空调机组(简称多联机)、螺杆式冷(热)水机组、涡旋式冷(热)水机组及离心式冷(热)水机组等。受益于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对工作、生活环境舒适度的要求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商用空调市场保持着稳步增长。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在城市商业配套方面,写字楼、酒店、商场等新建商业建筑对空调的需求量远大于传统商业建筑;在公共基础设施方面,城镇化建设不可避免地需要大力发展图书馆、医院、电影院、体育馆、大剧院等公共基础设施。在城镇化的大力推动下,城市商业配套设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将带来大量的商用空调新增需求。另外,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商用中央空调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传统的商用中央空调产品被大量安装使用。一般中央空调的使用寿命为15~20年,之后就会出现性能衰减、故障频发等情形,继续使用老化中央空调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在能耗、运行费用、维修成本、后续维护成本方面大大增加。随着部分中央空调逐步达到使用寿命,老化日益严重,旧空调更新改造将成为潜在增量市场。与老旧中央空调产品相比,目前的中央空调产品运用了多种新技术,能效等级和产品质量得到大幅提升。随着建筑节能减排的关注度日益提升,绿色建筑战略的实施,中央空调作为建筑节能领域中的重要环节,高耗能、二次污染的老旧中央空调产品的更新换代需求量将逐年放大。根据载冷剂的不同,空调可分为水系统空调和氟系统空调。目前,水系统空调和氟系统空调均是通过压缩机和氟利昂实现制冷或制热,不同之处在于,水系统空调在主机内部的换热器中,氟利昂与水有二次换热,再由水泵将冷水或热水输送到室内风机盘管进而实现室内温度调节;氟系统空调则不存在二次换热,氟利昂通过铜管直接进入风机盘管实现室内温度调节。因此,相对于氟系统空调,水系统空调更环保、更舒适,具体表现为:1)水系统空调载冷剂是水,大大减少了氟利昂的使用量;2)水的比热远大于氟利昂,供冷供热更恒定、体感舒适;3)不会出现氟系统空调环境下室内抽湿现象,室内空气湿度恒定,人体水分蒸发慢、体感舒适度高。鉴于上述诸多优点,随着绿色环保的要求,人们经济水平、对环境舒适度的要求不断提高,水系统空调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整个空调领域,尤其是商用空调领域的占比稳步提升。公司的换热器产品应用于水系统商用空调,水系统商用空调巨大的市场潜力为换热器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4)数据中心领域: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首次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范围作出了明确:“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围绕强化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布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强化算力统筹智能调度,建设若干国家枢纽节点和大数据中心集群,建设E级和10E级超级计算中心。积极稳妥发展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打造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商业航天发射场。加快交通、能源、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2021年,中国整体IDC业务市场总体规模突破3000亿元,达到3012.7亿元,同比增长34.6%,与2020年相比,增速有所放缓。“十四五”规划纲要同时也提出:坚持节能优先方针,深化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和公共机构节能,推动5G、大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能效提升,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实施能量系统优化、节能技术改造等重点工程,加快能耗限额、产品设备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能耗是数据中心主要的运维成本,在大型数据中心建筑中,IT设备的能耗约占46%,制冷和空调能耗占到35%,耗能高是数据中心领域的痛点之一。当前,国家规划中和在建的数据中心项目数量众多,耗电量每年呈15~20%的速度递增。为了节能降耗,国家要求新建数据中心PUE<1.4。当前国内数据中心平均PUE在1.6~1.8,因此行业纷纷把数据中心建设在云贵、西北等冷源充足的地区,利用自然冷源来降低PUE值。而如何在东部和南部地区建立PUE<1.4的数据中心,高效节能的换热器产品大有可为。目前,数据中心相关产业建设正迅速铺开,超大型和规模化已成为数据中心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大型数据中心机房建筑建设规模大、对换热器的需求数量多,以及数据中心的建设投资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数据中心领域已成为换热器行业新的重要增长点。

    (5)轨道交通领域: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各城市优化公共交通,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当前,世界主要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在缓解交通压力方面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城市群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加快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建设,构建高速公路环线系统,有序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新增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运营里程3,000公里,基本建成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网。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快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累计有50个城市投运城轨交通线路9192.62公里,其中地铁7253.73公里,占比78.9%。城市轨道交通需要环境控制系统为乘客营造安全舒适的内部空气环境,城市轨道交通的兴建将会产生大量的换热器产品需求。

    (6)工、农业应用领域:①工业应用:换热器作为环境控制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我国产业升级战略的不断推进,工业生产过程中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等生产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换热器重要的应用领域,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换热器市场需求。②水产养殖:我国淡水养殖的传统模式主要为散养,养殖技术相对落后,与发达国家或专门从事淡水养殖行业的国家相比,技术存在很大差距。如今我国部分地区的淡水养殖模式在逐渐转变,更具有组织性和产业化。由于淡水养殖往往选址在大型江流附近,江流受气温影响变化较大,而且受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影响,极端天气发生率明显呈上升趋势,突然的降温或者升温,容易对水产养殖造成较大的影响,配备水系统换热器可以起到对水温进行人为调节的作用,保持恒温水域环境对养殖户来讲不仅易于提高产率,更易保护产业。目前,我国海水养殖已由粗放型趋向于集约化发展,工厂化养殖具有不受气象灾害影响、高产量、高质量等特点,是海水养殖产业中一种经济效益较好、产品附加值较高的养殖模式,发展前景良好。工厂化养殖中,换热器对养殖池的精准控温必不可少。水产养殖产业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带动了换热器行业的市场需求。③热泵烘干:热泵烘干技术凭借安全环保、烘干效益高等优点开始逐步替代原有的燃油、燃煤、电加热等高能耗高污染的旧式烘干设备,既能节约能源,又能让产品的品质得以有效提升,热泵烘干产品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之中,尤以第一产业为最。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热泵烘干应用的细分类别包括第一产业的谷物、烟草、果蔬、食用菌、花卉、茶叶、中药材及水产品,第二产业的印刷、皮革制造及造纸等。虽然热泵烘干市场还正处于起步阶段,行业规模较小,但呈快速增长趋势。随着行业中越来越多的品牌企业开始涉足热泵烘干领域,未来热泵烘干的应用广度和深度将不断拓展,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换热器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企业排行榜等资讯内容。

  • 相关推荐更多...
    • 2025年中国瓦楞包装行业分析报告:瓦楞包装行业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分析
    • 2025年中国换热器行业分析报告:换热器行业产业链结构分析
    • 2025年中国换热器行业分析报告:换热器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 2025年中国换热器行业分析报告:换热器整体竞争格局及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布局分析
    • 2025年中国瓦楞包装行业分析报告:瓦楞包装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2025年中国期货行业分析报告:中国期货行业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 2025年中国瓦楞包装行业分析报告:瓦楞包装行业产业链分析
    • 2025年中国瓦楞包装行业分析报告:瓦楞纸箱产量及表观消费量分析
    • 2025年中国购物中心行业分析报告:购物中心业态构成及特点分析
    • 2025年中国塑料薄膜行业分析报告:塑料薄膜五力模型及重点企业分析
    • 2025年中国塑料薄膜行业分析报告:塑料薄膜行业营业收入及利润总额分析
    • 2025年中国塑料薄膜行业分析报告:塑料薄膜产业链及上下游分析
    • 2025年中国期货行业分析报告:全球期货市场交易规模分析
    • 2025年中国购物中心行业分析报告:购物中心增量调研分析
    • 2025年科技企业孵化器行业分析报告: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孵化力建设分析
研究领域
  • 行业报告
  • 商业计划书
  • 可行性报告
  • 专项研究
  • 产业规划
  • 企业战略咨询
合作伙伴
  • 金融界
  • 财经网
  • 搜狐
  • 中国经济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国家统计局
  • 关于我们
  • 购买流程
  • 付款信息
  • 免责申明
  • 网站地图
  • 招聘专区
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布龙路520号佰利云创大厦7楼
全国免费服务电话:400-9300-995(7*24小时)        邮箱:service@zjbhi.com
电话:0755-28999607   0755-28902971    0755-28900792   0755-28900913   传真:0755-28901023
版权所有 ©2023 COPYRIGHT 深圳市中经百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3019979号-1 |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