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中国涡旋压缩机行业产业链分析
    2023-11-13 10:03:39
    一、涡旋压缩机行业产业链分析图表:涡旋压缩机行业产业链分析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二、与上游行业的关联性涡旋压缩机行业上游企业主要为通用材料供应商和委托加工供应商。涡旋压缩机行业对外采购的通用产品主要为电机、涡旋铸件毛坯、润滑油、壳体、曲轴等五大类原材料,委托加工供应商主要提供涡旋半精加工、主轴承、导向环加工等服务。涡旋压缩机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保持着稳定的采购关系。涡旋压缩机企业所需的物料处于充分竞争的市场,供给充足。三、与下游行业的关联性本行业的下游主要为热泵厂商、商用空调厂商和冷冻冷藏厂商/工程商。下游行业的发展将直接提升本行业产品的市场需求。下游行业呈现如下特征:①应用市场需求多元化,下游行业发展趋势明显存量市场方面,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涡旋压缩机消费市场,巨大的存量基础决定了庞大的更新换代、改造升级需求。很多制冷空调设备及系统已经达到更新换代的年限,一些还在使用的老旧设备及系统存在效果差、能耗高、故障多、安全隐患大等问题;同时,节能环保政策及使用方的要求,使得更新淘汰落后和低效设备及系统的步伐持续加快,节能改造和绿色升级的市场需求正在加速释放。制冷空调设备及系统的维修、保养、更新、改造、升级的需求潜力巨
  • 2024年中国特种润滑油行业分析报告:特种润滑油产量及需求量分析
    2024-12-25 09:25:45
    一、特种润滑油行业供给情况分析特种润滑油在各行各业发挥重要作用。但早期生产较粗放,多为炼厂加工副产或经简单处理,技术含量不高;环保卫生安全要求日益 苛刻的大趋势下,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石油产品无害化、清洁化势在必行,高效临氢催化技术是必然选择,已步入快速发展轨道。2023年,特种润滑油(变压器油、橡胶油、白油,下同)产量达到121.81万吨。图表:2019-2023年中国特种润滑油产量情况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二、特种润滑油行业需求情况分析食品级的润滑油、高温润滑油、重载润滑油等等都属于特种润滑油的一种,虽然说他们所针对的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领域,但是美国对这些小的领域却是非常重视的,因为他们觉得未来的润滑油市场必然会向着特种润滑油的这个方向去发展的,所以作为研究和生产者的我们来说,就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把握好市场未来的动态,尽早的去进行研发生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的有利地位。从而为我们的市场竞争创造一些更为有力的条件,为企业的向前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地动力。目前特种润滑油的市场广阔,尤其是本身的应用频率高,因此能成为众多行业和领域中的常见油品,能帮助众多企业,实现了润滑的需求。2
  • 2024年烧碱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24-01-15 08:24:06
    一、烧碱行业竞争格局分析1、全球烧碱市场竞争格局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的统计,全球目前共有500多家氯碱企业,其中近半数在亚洲,且规模普遍偏小。除亚洲外,全球氯碱生产主要集中于若干大型跨国公司,其中11家最大氯碱企业烧碱产能占世界总产能的37.4%。陶氏化学、西方化学、PPG工业、奥林和台塑5家烧碱公司占美国总产能的79%,苏威、英力士氯业和拜耳等10家公司的烧碱产能占西欧总产能的77%。预计今后一段时间,随着市场需求增速的放缓和老装置的淘汰,欧、美、日等发达地区氯碱产业发展方向将是总产能下降,但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2、国内烧碱市场竞争格局根据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统计,我国有158家烧碱生产企业,但行业集中度较低,行业前十名企业生产能力仅占全国总产能的18.84%。我国的烧碱产品目前整体供需平衡,但是地区间竞争情况差异较大。烧碱的主产区分布在华北、华东地区,由于液碱受运输半径限制,因此东部地区、北方地区液碱产品竞争较激烈。片碱运输半径较大,东部市场面临着本地企业的液碱与西部企业进入的片碱之间的竞争。西部地区产能相对较小,随着近年来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经济增长较快,对烧碱产品需求增长明显。烧碱企业的竞争主
  • 2019-2023年中国生物质锅炉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4-01-10 09:45:18
    1、需求概况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替代燃煤锅炉供热的市场空间较大,生物质锅炉供热已具备了产业化的基础和条件,发展潜力较大。可作为能源化利用的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剩余物以及林业剩余物资源量每年约4亿吨标煤。据统计,我国65吨/小时及以下的燃煤锅炉约46万台,总规模约430万吨/小时,作为替代燃煤锅炉的清洁供热方式,即使替代2%,生物质成型燃料利用量即超过5000万吨。目前,生物质成型燃料年利用量约800万吨,在经济比较发达、化石能源比较缺乏的广东、江苏等地区,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市场化专业化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服务的商业模式。国家能源局将发展生物质锅炉供热,作为应对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抓紧建立完善政策措施,加快发展生物质能供热。国家能源局还制定了促进生物质能供热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发展的思路、定位、目标、任务和措施。以防治大气污染任务较重、淘汰燃煤锅炉任务较急的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为重点,组织编制生物质能供热规划和实施方案,启动成型生物质锅炉供热市场。2、市场规模中国生物质锅炉行业主要应用在供热和发电两大领域,由生物质热能锅炉和生物质电能锅炉构成,是目前我国生物质能应用的重点产品。根据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披露的生
  • 2025年中国焊割设备行业分析报告:焊割设备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2025-02-25 08:48:07
    1、焊割设备行业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焊接和切割是金属加工的重要工艺,应用领域广泛,如船舶制造、基建工程、能源化工、工程机械、汽车制造、桥梁建设、动力电池等领域。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焊接与切割设备制造行业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2024年金属切割及焊接设备制造行业营业收入约886.05亿元。图表:2020-2024年中国金属切割及焊接设备制造行业营业收入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经百汇研究中心2、气体保护焊机在弧焊设备中比重将进一步扩大焊接工作量需求的上升、日益上涨的人工成本以及金属加工对焊接精度要求的越来越高,使得下游行业对高效率、高品质和低使用成本的气体保护焊机的需求快速增加。我国以及国外发展中国家的气体保护焊机的焊丝消耗占比增长较快,气体保护焊机的应用增长趋势明显,但与发达国家及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未来发展空间广阔。3、逆变技术在弧焊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多,但非逆变式焊机与逆变式焊机未来共存的局面不会改变我国逆变弧焊设备技术在小功率民用领域的应用已经趋于成熟。采用逆变技术的焊机由于体积小、重量轻、控制精度高,近年来在下游行业尤其是轻工业、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对于工业领域的用户群
  • 2024年中国塑料机械行业分析报告:吹塑机市场规模分析
    2024-08-06 10:14:04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吹塑技术作为一种制造中空塑料容器的方法被发明,并在一些生产领域得到了初步的应用。1950年代,随着塑料材料的广泛普及和塑料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吹塑机开始形成自动化生产线,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制品质量。1960-1970年代,吹塑机的技术不断进步,开始出现了更复杂的自动控制系统,以及更加精密的模具设计和型坯挤出技术。198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吹塑机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引入了更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提升了操作的精准度和重复性。1990年代至21世纪初,吹塑机行业迎来了更多创新,如拉伸吹塑、多层共挤吹塑等技术逐渐成熟,使得产品质量和性能有了显著提升。同时,环保理念的兴起也促使吹塑机向节能降耗方向发展。2000年代至今,随着全球环保标准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吹塑机行业着重于能效优化和生产过程的绿色化。智能化、网络化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通过集成传感器、数据分析和工业4.0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监控和管理。近年来,得益于其应用领域的蓬勃兴起,吹塑机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市场规模也随之稳步扩展。2023年,吹塑机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85.03亿元。图表:2019-2023年中国吹塑机行业市场
  • 2025年航空机场行业分析报告:机场客运及货运市场集中度分析
    2025-03-24 09:00:59
    一、机场客运市场集中度2024年,上海浦东机场旅客吞吐量7679.8万人次,占比5.26%。前十机场旅客吞吐量占比39.61%。图表:2024年机场客运市场集中度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二、机场货运市场集中度2024年,上海浦东机场货邮吞吐量377.83万吨,占比18.84%。前十机场货邮吞吐量占比67.85%。图表:2024年机场货运市场集中度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航空机场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企业排行榜等资讯内容。
  • 2024年中国农药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24-01-19 00:02:52
    一、国内农药行业竞争概况与国外农药巨头原药、制剂一体化生产模式不同,我国农药中间体、农药原药、农药制剂企业分工明确,其中原药企业总体规模最大,制剂企业次之,中间体企业总体规模最小。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个:长期以来我国农药原药以给国外农药巨头代工为主,未形成自有品牌;我国农药制剂加工复配门槛较低,导致行业集中度低、竞争秩序不规范;关键农药中间体研发水平不高,限制了行业扩张。在农药领域的国际分工中,我国大部分农药企业仅扮演代工角色,将中间体合为原药后出口到国外发达国家,由国外农药巨头加工、复配成品牌农药制剂向全球销售。农药行业的利润大部分被国外农药巨头通过上游专利创制品种的垄断优势和下游的制剂营销网络优势及品牌优势占据。二、国内农药行业竞争格局我国农药行业长期受行业集中度低导致的技术落后、产品老化和附加值低等问题困扰,国家将通过产业政策、环保法规、严格监管等手段淘汰能耗高、污染大、市场竞争力弱的企业,通过企业自身技术创新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化企业集团,逐步形成以大型农化企业为主导的产业布局。大型农药企业以及区域性龙头企业将在未来的兼并重组浪潮中处于主导地位,赢得加快发
  • 2023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产业链分析
    2023-11-17 09:41:43
    1、产业链分析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具有关联产业广泛、上下游联系紧密的特点。行业的产业链上游为关键自动化单元产品及零部件供应商,主要生产机器人本体、模组、电机、机加件等;产业链中游为设备制造商,主要依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自动化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并提供相关服务;产业链下游为消费电子、新能源等行业的生产商。图表:智能制造装备行业产业链分析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2、下游情况分析产业链下游主要包括消费电子、新能源等生产商。自动化设备是下游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需的基础设备,因此下游行业的产品需求会对企业产生直接影响,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长将会显著拉动企业所属行业规模的扩大,从而推动企业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的提升,优化企业财务状况。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企业排行榜等资讯内容。
  • 2024年中国复合材料行业分析报告:复合材料行业竞争梯队及竞争格局分析
    2024-08-29 10:19:36
    一、复合材料行业竞争梯队分析目前我国复合材料行业企业在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数量较少,约为500家,该类企业主要生产两种或多种新型复合材料,如高分子复合材料、石墨烯复合材料等;注册资本在1000-5000万元的企业数量超过1000家,该类企业主要生产一种或两种复合材料,如纸塑复合材料、木塑复合材料等。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数量较多,多为基础复合材料的生产。图表:中国复合材料行业竞争梯队(按注册资本)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二、复合材料行业竞争格局分析1、区域竞争:复合材料企业多集中在江苏地区受原材料及政策影响,江苏地区的复合材料上市企业数量最多,产能也最丰富,其次为山东、浙江和广东地区。复合材料企业多聚集于东部沿海地区,除了原材料丰富以外,还因为有较多港口,我国对上游原材料的储藏并不十分丰富,港口资源有利于从国外进口,同时,东南沿海也是我国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有助于复合材料的销售。2、企业竞争:下游众多,无明显龙头效应我国复合材料下游需求众多,目前复合材料技术及产能不能满足下游需求,因此,各企业生产的产品差异化较大、重叠业务较少,不能进行横向对比,无法形成明显的龙头效应。综合业绩情况和产量/
  • 2018-2022年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10-17 09:55:18
    中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整体呈先缓慢上涨、后高速增长态势,动力电池领域的应用是其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从渗透率角度测算,2022年中国固态电池出货量达2.6GWh,预计2027年出货量将达91.0GWh,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4.2%。图表:2018-2022年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市场规模分析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固态电池在动力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是其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的主要动能。目前主流的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在200Wh/kg以下,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在200-300Wh/kg之间,中国科学院院士孙世刚表示,现有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已接近天花板。传统液态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限制了多场景的应用,例如提升无人机等装备的航速和航程,都需大幅提高电池的能量和功率密度。而固态电池具备优异的电化学性能,2022年美国航空航天局表示其研发的航空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达500Wh/kg,是当前电动汽车电池最大能量密度的近两倍,特斯拉公司的4680锂电池能量密度仅为300Wh/kg。2022年以来,中国新能源车企已陆续实现固态电池装车或规划装车。2022年1月,50辆搭载赣锋锂业高比能固态电池的东风风神E70在江西、广州、浙江、江苏四省投入示范
  • 2023年中国加氢站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23-07-12 09:56:29
     2023-2028年中国氢气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特种气体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工业气体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1、企业格局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国内加氢站市场集中度较高。从加氢站拥有数量来看,以中石化、中石油、厚普股份三家企业为主,中石化已建成74座,中石油为8座,厚普股份在建加氢站78座。从加氢站设备制造商来看,国富氢能、液空厚普、舜华新能源、海德利森、上海氢枫等五大设备集成商市场占有率占达90%。其中,国富氢能市场占有率为28.4%,居全国第一。图表:加氢站建设与运营布局企业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2、区域格局从分布区域来看,我国加氢站主要涉及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呈现出明显的产业集聚效应。其中,广东依托政府的支持,加氢站布局遥遥领先其他省市,数量超过60座,其次为上海,建设数量44座。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氢气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