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2022年中国智能安防市场规模分析
    2023-11-23 09:40:19
    2022年我国智能安防市场规模达737亿元。图表:2018-2022年中国智能安防市场规模分析数据来源:君逸数码招股书、中经百汇研究中心智慧安防主要是通过视频监控、传感器等基础设备将关键信息传输到综合系统上,再由综合系统分析信息数据,进行信息反馈,以便实现能够动态实时的监控,进一步实现预测威胁并及时响应的目的。近年来,我国视频监控系统市场持续高速增长。其中,视频监控市场的发展速度超过全球其他地区。根据下游应用领域的不同,安防行业可以细分为平安城市安防、金融安防、电力安防、电信安防、交通安防等多个方向。金融行业作为高风险领域,一直以来都对安防新产品、新技术、新理念有着极大的市场需求,再加上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步得到应用,数字化、高清化、智能化安防产品得到推广,我国安防行业发展迅猛,其中金融安防市场成为了行业重点发展领域。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企业排行榜等资讯内容。
  • 2018-2022年中国高精度导航市场产值及市场特征分析
    2023-12-18 11:55:47
    1、中国高精度导航市场产值根据定位误差的大小,卫星导航系统的精度可以大致分为普通精度和高精度两类。普通精度卫星导航的定位误差通常在1至10米以上区间内,高精度卫星导航的定位误差则通常在1米以下。普通精度卫星导航已经可以满足普通消费者的一般使用需求,具体应用包括简单的车辆和船舶导航、生态监控等领域;而对于需要实时精确定位的应用需求,则必须采用高精度卫星导航,具体应用领域包括精准测绘、自动驾驶、移动测量、精确制导、地质灾害监测等领域。2012年至2021年,在全国卫星导航系统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市场整体也保持了快速增长,产值从23.0亿元增长至151.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3.34%。2022年,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市场产值192.3亿元左右。图表:2018-2022年中国高精度导航市场产值情况数据来源:司南导航招股书、中经百汇研究中心2、中国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产业市场特征(1)成长性我国高精度导航定位产业目前整体处在行业成长期,呈现较快增长的趋势。2022年,我国高精度导航市场产值达到192.3亿元。在测量测绘、地质灾害监测等领域,由于卫星导航等新型测绘技术的迅速普及,该行业的应用需求
  • 2018-2022年中国沼气发电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09-20 10:18:20
    沼气发电属于再生能源发电范畴,沼气燃烧发电是随着大型沼气池建设和沼气综合利用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项沼气利用技术,它将厌氧发酵处理产生的沼气用于发动机上,并装有综合发电装置,以产生电能和热能。沼气发电具有创效、节能和环保等特点,是一种分布广泛且价廉的分布式能源。沼气发电通过气体收集、气体压缩净化、填埋气体发电机组和发电机发电与升压上网四大系统,将填埋场影响环境和安全的甲烷、氨气、硫化氢变成清洁能源送入千家万户,以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再利用。中国沼气市场规模在“双碳”背景下,从2017年的21.5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6.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6%,规模在波动中稳步增长。基于前几年市场数据,以及近几年国家政策的支持,综合预测未来5年市场总体增长率将保持在约21.49%左右,沼气发电市场呈现稳步上升趋势。预计到2060年,可获得沼气生产潜力3,710亿立方米,实现温室气体减排量为6.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可以替代2020年全国68%的天然气消费量,或2020年天然气进口量的1.5倍以上。图表:2018-2022年中国沼气发电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中国沼气市场规模变化原因
  • 2018-2022年中国智能卡芯片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12-11 14:41:10
    智能卡是指内嵌有微芯片的塑料卡片,将一个专用的集成电路芯片镶嵌于符合ISO7816标准的PVC(或ABS等)塑料基片中,封装成外形与磁卡类似的卡片形式。智能卡的主要下游应用为移动通讯SIM卡、社保卡、居民身份证、金融IC卡等。根据ICInsights的统计,2018年至2021年,全球智能卡芯片市场规模由24亿美元增长至2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5.27%。预计2026年全球智能卡芯片市场规模将增至30亿美元。近年来,国内智能卡市场应用多元化以及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强,智能卡芯片需求逐步增加。根据Frost&Sullivan的统计,2014年至2018年,中国智能卡芯片市场规模由76.9亿元增长至95.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5.68%。预计到2023年,中国智能卡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129.8亿元,全球市场规模占比超过60%。图表:2018-2022年中国智能卡芯片市场规模分析数据来源:华虹公司招股书、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企业排行榜等资讯内容。
  • 2018-2022年全球及中国MCU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12-11 14:38:21
    MCU全称是Micro Control Unit,也称为单片机,是指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及发展,将计算机的CPU、RAM、ROM、定时计数器和多种I/O接口集成在一片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为不同的应用场合做不同组合控制。根据ICInsights的统计,2015年至2020年,全球MCU市场规模从159.5亿美元增长至206.9亿美元,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为5.34%。MCU市场规模维持增长,2021年和2022年分别达到220.8亿美元和238.8亿美元,同比增长6.72%和8.15%。图表:2018-2022年全球MCU行业市场规模分析数据来源:华虹公司招股书、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中国智能物联产品、工业控制和新能源汽车等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对MCU芯片的旺盛需求。根据IHSMarkit的统计,2015年至2020年,中国MCU市场规模从180亿元增长至268亿元,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为8.29%,高于全球市场规模增速。2022年,中国MCU市场规模达到295亿元。图表:2018-2022年中国MCU行业市场规模分析数据来源:华虹公司招股书、中经百汇研究中心由于MCU的细分市场较多,随
  • 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分析报告:宠物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因素分析
    2025-08-13 09:33:44
    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取得了显著增长,约达到5501亿元,同比增长16.47%。这一增长态势反映了宠物行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愈发重要的地位,以及宠物消费市场持续释放的巨大潜力。图表:2020-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情况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一、市场规模增长情况​从具体数据来看,与前几年相比,2024年宠物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长幅度较为突出。过去数年,宠物行业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但2024年的增速明显加快。例如在宠物食品领域,市场规模达到了新的高度,众多品牌不断推出新品,满足宠物主对宠物健康饮食的追求。宠物用品市场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智能用品、高端用品的销售额大幅提升。宠物医疗市场同样增长迅速,更多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被应用于宠物医疗领域,宠物医院和诊所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二、增长因素剖析​(一)人口结构变化驱动养宠需求增加​1、单身人口增长:随着社会发展,单身人口数量持续上升。单身人士往往在生活中需要情感陪伴,宠物作为忠诚的伙伴,能够很好地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许多单身青年将宠物视为生活中的重要成员,愿意在宠物身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这直接推动了宠物消费市场的扩张。​2、老龄化加剧:我国
  • 2023年中国磷酸铁锂电池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23-10-24 10:37:51
    中国磷酸铁锂电池行业整体集中度高,呈现典型的寡头格局。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在2022年1-12月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中,宁德时代的装车量数据遥遥领先,占比48.2%,其次为比亚迪,占比23.5%,动力电池装车量前三名企业合计占据市场份额78.2%。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94.6GWh,其中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183.8GWh,占总装车量62.4%,当前中国动力锂离子电池仍以高性价比的磷酸铁锂电池为应用主流,头部企业也并未放弃对动力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持续改进与探索。在储能锂离子电池领域,2019年磷酸铁锂电池占比95.5%,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依旧是该领域的头部企业,2021年宁德时代储能系统营业收入达136.2亿元,全球储能电池产量市占率第一,比亚迪整体储能业务的营收也高达55亿元。中国磷酸铁锂电池行业寡头格局的形成主要归因于头部企业的技术与客户资源优势。在技术方面,2019年宁德时代率先采用全新CTP(cell to pack)技术的无模组电池包,实现电芯无模组,直接集成电池包,使体积利用率提升15%-20%,零部件数量减少40%,生产效率增长50%,大幅降低动力磷酸铁锂电池的
  • 2024年仓储机器人行业产业链分析
    2024-01-03 09:37:46
    1、仓储机器人行业产业链分析仓储机器人各产业环节中,上游核心零部件的技术壁垒较高,议价能力最强;中游机器人本体厂商对于行业上下游具备较强的渗透意愿和能力;下游应用市场需求较大,应用场景有待进一步挖掘。由于技术含量高以及开发难度较大,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传感器、电池、传感器等上游核心零部件的成本在仓储机器人整体制造成本中占比最高,相比本体制造,核心零部件的技术壁垒更高,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在仓储机器人产业链中的议价能力最强。中游仓储机器人本体制造商负责仓储机器人的生产加工、组装及销售,目前应用以移动机器人AGV/AMR为主,机械臂等其他应用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中游本体组装制造技术附加值相对较低,中游企业对于行业上下游具备较强的渗透意愿和能力。下游集成厂商成本较低,相对中游毛利率较高,未来各领域对仓储机器人的需求将会进一步释放,从而使其议价能力不断提高。图表:仓储机器人行业产业链分析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2、仓储机器人行业产业链上游分析仓储机器人减速器、传感器毛利率最高,成熟的仓储机器人厂商一般自行开发控制器和伺服系统,仓储机器人国产零部件已可基本满足需求,但较进口产品仍有差距存在。3、仓储机器人行业产业链
  • 2018-2022年中国智慧交通技术支出规模分析
    2023-11-23 09:34:41
    交通是连接城市的重要纽带,对生产要素的流动、城镇体系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智能交通行业的主管部门对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和法规;行业的发展规划、中长期计划;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等作出指示。《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到2025年,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载装备全要素、全周期的数字化升级迈出新步伐,交通运输成为北斗导航的民用主行业,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公网和新一代卫星通信系统初步实现行业应用。《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2020—2025年)》指出到2025年,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标准体系更加完善,基础设施、运载工具等成规模、成体系的大数据基本建成。智慧交通是在交通智能调度系统的基础上,融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IT技术,通过信息技术对交通信息的汇集和处理,提供实时交通数据服务。智慧交通运用大数据技术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实时分析、预测、调控交通运输需求,促进交通运营效率、道路网通行能力和设施使用效率的提升。基于行业管理和信息服务需求,利用人工智能最新技术,将动态交通大数据、实时动态交通分配、交通诱导措施等紧密联动,实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载装备的智能控制、行业智能管理以及
  • 2024年中国农业种植及生产规模分析
    2024-03-26 09:55:42
    1、农业种植规模分析2023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8969千公顷(178453万亩),比2022年增加636千公顷(955万亩),增长0.5%。其中谷物播种面积99926千公顷(149890万亩),比2022年增加658千公顷(986万亩),增长0.7%。图表:2023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农业生产规模分析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9541万吨(13908亿斤),比2022年增加888万吨(178亿斤),增长1.3%。其中谷物产量64143万吨(12829亿斤),比2022年增加819万吨(164亿斤),增长1.3%。2023年,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845公斤/公顷(390公斤/亩),比2022年增加43.6公斤/公顷(2.9公斤/亩),增长0.8%。其中谷物单位面积产量6419公斤/公顷(428公斤/亩),比2022年增加40.0公斤/公顷(2.7公斤/亩),增长0.6%。图表: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
  • 2018-2022年全球及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分析
    2023-12-12 09:33:59
    作为风力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上风电行业在技术和政策的支持下快速发展,并进一步加快全球风电开发进程。因海上风力资源丰富且风源稳定,将风电场从陆地向海上发展在全球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海上风电的优势主要是风速较陆上更大,风垂直切变更小,湍流强度小,有稳定的主导方向,年利用小时长。此外,海上风电不占用土地资源,且接近沿海用电负荷中心,就地消纳避免了远距离输电造成的资源浪费。近年来,我国及全球海上风电行业蓬勃发展。根据GWEC数据,2018-2021年期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由1.7GW增至16.9GW,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15.02%,2022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5.1GW较2021年有一定程度下滑,主要系2022年我国风电市场整体需求下降以及2022年起我国取消对海上风电中央财政补贴所致;2018-2021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由4.4GW增至21.1GW,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8.63%,2022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8.8GW较2021年有一定程度下滑,主要系2022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下降所致。未来,海上风电预计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趋势,根据GWEC预测,2023-2027年期间,全
  • 2023年中国煤炭行业产业链分析
    2023-10-25 09:56:24
    中国煤炭行业是指在中国境内从地下采掘煤炭资源,并经过加工、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环节,将煤炭用于工业、农业、生活、能源等方面的产业。煤炭是中国主要的化石能源之一,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其在工业生产、电力供应和城乡居民生活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中国煤炭行业包括煤炭的勘探、开采、加工利用、煤制品生产、煤炭运输等一系列环节,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中国煤炭行业也面临着环保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挑战,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实现高效、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一、煤炭行业产业链分析中国煤炭行业的产业链由上游煤炭资源开采、中游煤炭加工运输、以及下游行业煤炭能源利用三个部分组成。上游煤炭开采主要包括煤炭勘测、采矿、选煤等环节。煤炭勘探是发现煤炭资源、确定煤层厚度、质量等指标的过程;采矿是将地下煤炭资源开采并送往加工厂、发电厂等地;选煤是对矿产进行分类分级并筛选出符合不同客户需求的煤种。中国煤炭原材料储量丰富,已探明储量为1,432亿吨。中游煤炭加工与运输环节主要包括煤炭加工、销售和物流等环节。中游煤炭企业的市场份额相对集中,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全国煤炭产量排名前十的煤炭企业市场份额合计占比达到78.8%。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