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中国电子连接器行业产业链分析
    2023-11-09 10:19:21
    电子连接器是电子电路中的连接桥梁,是构成整个电子装备必备的基础电子元器件,其作用是连接两个电路导体或传输元件,为两个电路子系统提供一个可分离的界面,实现电/光信号的接通、断开或转换,且保持系统之间不发生信号失真和能量损失变化。电子连接器作为构成整机电路系统电气连接必需的基础元件之一,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装备、通讯、计算机、汽车、工业、家用电器等领域。一、电子连接器产业链分析电子连接器行业产业链上游的重要构成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半导体芯片制造商、PCB板制造商和模具制造商等。中游的重要构成包括电子连接器的制造、组装和测试等环节。下游应用于各个领域,其重要构成包括电子设备制造商、通信设备制造商、汽车制造商、航空航天制造商等。图表:电子连接器产业链分析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上游环节,原材料的储备为中下游的产业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2021年以来,持续缓慢上涨的全球铜精矿加工费表明铜矿供应在逐渐改善,且铜金属现货市场也并未出现供应紧张的情况。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储存在厂商和交易商手中的社会隐性库存通常都保持大体稳定,且远大于交易所仓库的显性库存规模。此外,铜原料端的表观消费也大于铜终端需求侧统计到的实际消费
  • 2018-2022年中国旧城改造产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12-01 18:05:09
    旧城改造是指对老旧城区进行综合性改造和提升的行业活动。它旨在通过更新和改善老旧城区的居住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提高城市的整体品质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旧城改造行业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分类:(1)城市更新:对老旧城区进行整体性的更新和改造,包括拆除老旧建筑、修复历史遗迹、改善交通网络、提升公共空间等。(2)居住环境改善:改善老旧城区的居住环境,包括改造住宅楼、提升小区配套设施、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等。(3)商业综合体建设:在老旧城区建设商业综合体,包括购物中心、办公楼、酒店等,提升商业环境和吸引力。(4)文化旅游开发:利用老旧城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文化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和提升城市形象。随着旧城改造的不断深入,政府和企业开始更加注重改造的质量和效果。在政策层面,加强对旧城改造的规划和管理,强调保护历史文化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双重目标。在实践层面,注重社会参与、创新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探索。2022年,旧城改造产业市场规模为23367.72亿元左右。图表:2018-2022年中国旧城改造产业市场规模情况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城市规划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
  • 2018-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交易规模以分析
    2023-11-13 09:39:38
    近年来受政策扶持、市场环境改善等利好因素的影响,中国出口跨境电商保持快速扩张的趋势。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市场交易规模以年均20%以上的增速,从2013年2.7万亿元增长至2022年11.3万亿元。图表:2018-2022年中国出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情况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中国出口跨境电商保持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为:①中国时尚行业拥有强大的制造体系及完整的供应链中国是轻工业大国,无论是服装、饰品、还是鞋帽,均拥有设计、布料和成品制造到仓储物流的制造产业集群,长期的合作共赢使得国内的优秀电商企业纷纷构建了各自的供应链体系,并在不断的竞争中迭代供应链管理能力,时至今日为出海提供了强大的供应链支撑体系。②配套政策与建设逐步完善,业务流程逐步成熟跨境电商作为近年来出现的新贸易手段,相关政策的制定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2012年底以来,中央和地方层面密集出台支持跨境电商的各项政策,并在通关、税收、支付、海外仓建设等环节不断完善配套措施进行支持。以“互联网+外贸”形式开展的贸易活动,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为了保证供求双方的匹配程度,需要相关配套服务支持,物流服务关乎成本,通关服务关乎效率,支付服务关乎交易安全,
  • 2018-2022年中国智慧校园市场规模分析
    2023-11-23 09:37:40
    智慧校园可利用智能感知以及物联网技术,通过摄像头、传感器等各类采集设备全面采集校园环境和人群的信息,然后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最终将分析结果投射到具体的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当中,进一步实现校园智慧化管理运营。近几年,国家大力推进校园信息化发展,智慧教育发展较快。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校园的信息化建设投入不断增加,智慧校园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2年我国智慧校园市场规模达730.08亿元。图表:2018-2022年中国智慧校园市场规模分析数据来源:君逸数码招股书、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企业排行榜等资讯内容。
  • 2018-2022年中国储能系统出货量分析
    2023-11-17 10:06:37
    2022年3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培育和延伸新型储能上下游产业,依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骨干企业,积极推动新型储能全产业链发展。根据高工锂电(GGII)数据,2022年中国储能系统出货量为130GWh,预计2026年储能系统出货量将达到558.82GWh,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3.99%。储能领域对锂电池的需求有望大幅增长,并带动锂产品市场进入新一轮需求扩张周期。图表:2018-2022年中国储能系统出货量分析数据来源:高工锂电(GGII)、中经百汇研究中心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储能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企业排行榜等资讯内容。
  • 2018-2022年中国工业副产氢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07-10 09:24:57
     2023-2028年中国氢气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特种气体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工业气体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工业副产氢气是指现有工业在生产目标产品的过程中生成的氢气,目前主要形式有烧碱(氢氧化钠)行业副产氢气、钢铁高炉煤气可分离回收副产氢气、焦炭生产过程中的焦炉煤气可分离回收氢气、石化工业中的乙烯和丙烯生产装置可回收氢气。氢作为化工生产的原料和中间产品,通常会通过煤炭焦化气化、天然气重整以及甲烷煤炭合成气等化工生产的方式进行制取。以焦炉煤气、轻烃裂解副产氢气和氯碱化工尾气等为主的工业副产氢气,由于产量相对较大且相对稳定,也成为现阶段氢气的供给来源之一。一、工业副产氢产量规模分析工业副产氢指生产化工产品时同时得到的副产物氢气,成本介于化石燃料制氢和电解水制氢之间。焦炉煤气、氯碱化工、轻烃利用(丙烷脱氢、乙烷裂解)、合成氨合成甲醇等。工业均会产生副产物氢气。目前,国内工业副产氢部分作为化工原材料或锅炉燃料使用,也存在部分放空,整体使用效率不高。工业副产氢经济效益优良,制取成本在9.3元
  • 2018-2022年中国资产数字化监控市场规模分析
    2023-11-22 17:31:17
    资产监控运维管理是一门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工程科学,是实现资产有效运营维护的重要手段。资产监控运维管理技术起源于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经过几十年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资产监控运维管理技术为提高重大设备资产和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开辟新的路径,并实现了迅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我国的资产监控运维管理行业起步较晚,但经过多年快速发展,该领域从技术理论到应用实践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随着现代自动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型设备资产和工程系统的复杂性大幅增加,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已成为保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个关键因素,成为我国电力电网、海底电缆、综合管廊、石油石化等行业大型设备资产安全管理和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保障,受到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我国资产监控运维管理行业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人工感官、经验判断。依靠现场获取资产或设备运行时的具体状态,如异常振动、异常噪音、异常温度、是否存在异常的应力反应等,并凭经验或多位专家进行分析并确定可能存在何种故障或故障隐患,实现了对资产状态的监控。(2)仪器监控、数据记录。随着测量设备以及测量仪器的深入研究发展,资产监控运维管理逐步发展为依靠某些关键测量仪器
  • 2018-2022年中国稀土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11-03 09:45:42
    稀土元素稀土 (Rare earth) 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镧系元素和钪、钇共十七种金属元素的总称,分为重、轻两类,分别具有无法取代的优异磁、光、电性能及应用。稀土元素被誉为"工业的维生素",对改善产品性能,增加产品品种,提高生产效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中国稀土资源储量丰富,具有明显“北轻南重”的分布特点,轻稀土、重稀土储量及资源类型在世界均具有显著优势。稀土行业的规范管理加速了行业的发展,由于原材料价格波动加大,市场规模也相应变动,通过汇总稀土上市企业营业收入预测。估算2022年,中国稀土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96.99亿元。图表:2018-2022年中国稀土行业市场规模分析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中国稀土产业存在严格的准入资质,目前中国稀土行业上市公司主要有北方稀土、广晟有色、厦门钨业、五矿稀土、盛和资源五家企业。其营业收入占据约96%市场份额。稀土行业自2011年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后开始进入行业整合、产品创新阶段。2017年、2020年稀土价格指数上涨,行业市场规模也相应加速上涨。近年来,下游应用市场也不断发展,稀土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稀土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
  • 2018-2022年中国热泵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10-18 09:45:40
    由于“煤改电”项目比例下降,红利褪去、原材料价格波动、疫情影响制造效率等因素使得热泵制造企业受到多重压力,但国内热水与供暖的持续需求直接带动行业回暖,“碳达峰”目标推进热泵行业进一步发展,政策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发展适合当地的绿色节能方式满足供暖、热水需求,利好热泵行业发展。中国热泵行业的市场呈现三大白电龙头企业(美的、格力、海尔)领跑,行业整体较为分散、集中度不高的特点。热泵采暖同空调技术路线的相似性及品牌力,预计三大白居首的整体格局不会发生改变。同时,对传统热水器行业向热泵热水器转型、特殊空调企业转型的机遇持正面态度。热泵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203.2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61亿元,预计2026年热泵行业市场规模可达344.2亿元,21年至26年CAGR为6.76%,呈正增长趋势,整体看好发展。其中空气源热泵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85.0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27.1亿元,占比从91.04%增长至91.50%,且历年占比从未低于90%,可见空气源热泵占据热泵行业主导。图表:2018-2022年中国热泵行业市场规模分析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热泵行业分析报告》,
  • 2018-2022年中国储氢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07-11 09:55:39
     2023-2028年中国氢气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特种气体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工业气体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1、储氢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在高压气态储运氢方面,由于成本低、使用方便、储存条件易满足等优势成为目前储运氢的主流方式。国内由于高端碳纤维技术不够成熟,无法规模化生产且复合材料成本较高,目前主要以35MPaIII型瓶为主,所以低成本高压临氢环境用新材料将是研发的重点。在低温液态储运氢方面,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液氢技术发展已经相对成熟,液氢储运等环节已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我国液氢技术主要应用在航天领域,民用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氢液化系统的核心设备(氢透平膨胀机与低温阀门等)仍然依赖于进口,液氢储罐制造技术与装备与国外也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如何降低液化与贮存成本是低温液态储氢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在固态金属氢化物储运氢方面,由于其安全性、稳定性优点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重点。目前,国内金属氢化物储氢应用还较少,正处于研发与示范阶段,提高金属氢化物的储氢量、降低材料成本、提高金属氢化物的
  • 2018-2022年全球云母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11-27 10:10:38
    1、云母制品行业发展情况云母为一种层状硅酸盐矿物,属于天然非金属矿石。由于其独特的层状结构,十分稳定的晶格,以及较强的抗剪切强度和良好的柔韧性,云母制品拥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耐热性、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等特征。云母材料在电工领域中应用较为广泛,其优秀的电气性能主要体现在具有较高的绝缘强度和较大的电阻、较低的电介质损耗和抗电弧、耐电晕等。同时云母材料具有较强的耐热性能,通常可以承受几百度的高温,在耐热温度范围内体积、物理性能、机械强度均不发生改变,且在高温脱水后仍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较高的机械强度以及较好的电气性能。基于其优异的耐高温性能与绝缘性能,云母材料在绝缘材料领域中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早期多运用于电气化改造起步较早的重点工业部门,如发电机、高压电机以及电热设备绝缘中,随着全社会电气化进程加速,云母耐高温绝缘材料逐渐在建筑、汽车、电力、工业、家用电器等多个行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且云母材料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将促进云母耐高温绝缘制品下游应用领域持续拓宽。云母制品主要可分为:云母片制品、云母纸、云母带、云母板、云母介质电容器、云母粉等六大产品系列。2、云母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分析相较于高温冶炼、电力、电线电缆、家用电
  • 2018-2022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装机容量分析
    2023-12-12 09:30:17
    中国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根据GWEC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375.94GW,占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的41.49%,2012-2022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44%;2022年度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37.63GW,占同期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的48.49%,2012-2022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25%。目前,我国风电开发亦以陆上风电为主,2022年底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中陆上风电占比约为91.64%,2022年度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中陆上风电占比约为86.58%。图表:2018-2022年中国风力发电累计装机容量情况数据来源:威力传动招股书、中经百汇研究中心图表:2018-2022年中国风力发电新增装机容量情况数据来源:威力传动招股书、中经百汇研究中心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风电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企业排行榜等资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