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中国工程担保行业发展现状:迈入制度化快车道,市场规模发展迅速
    2024-05-16 09:48:40
    1、工程担保迈入制度化快车道为加快推进工程担保制度建设,完善建筑市场监管机制,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2018年7月2日,住建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实施工程担保制度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全面推行工程保函替代保证金制度;7月6日,住建部再次下发文件,明确提出三年内,各类保证金的保函替代率要提升30%,采用最低价中标的工程实行高额履约担保,农民工工资支付保函全部采用见索即付保函。这标志着我国工程担保制度由2004年开始的试点阶段,历经十余年的量变积累达到了质变。可以预见,随着工程担保迈入制度化快车道,工程担保行业将迎来更好发展,未来前景一片广阔。2、工程担保行业起步较晚工程担保是引入保证人作为第三方,对建设工程中一系列合同的履行进行监督并对违约承担责任,是一种促使参与工程建设各方守信履约的风险管理机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程担保行业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工程担保才由国外引入。当时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进行经济建设,工程担保作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国际惯例之一被引入我国。由于工程担保是国际上工程交易中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为与国际惯例接轨,提高国内建筑企业的风险意识和质量意识以及在
  • 2019-2023年中国衡器行业发展现状及销售额分析
    2024-01-11 09:11:30
    一、衡器行业发展现状分析1、衡器行业是一个历史悠久、应用广泛且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基础行业衡器行业是一个具有漫长发展历史的传统产业。据历史记载,人类最早使用的衡器是原始天平。约在公元前5000年,埃及就已经开始使用等臂天平秤。我国最早的衡器出现于夏朝;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不等臂秤;汉代出现木质杆秤,此后一直沿用了2000多年。1831年,美国人T.费尔班克斯发明了基于不等臂杠杆原理工作的机械台秤,克服了杆秤计量准确度较低的弊端。20世纪中叶,随着电子应用技术的发展,简单的电子衡器产品开始出现,衡器行业开始跨入电子时代。之后,微处理机与称重传感器的结合再次引起了称重技术的变革,微处理机在称重尤其是在动态称重方面的应用愈来愈广,已基本取代原来结构复杂的计算系统。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以及称重与过程控制等功能的不断融合,衡器产品的品种、规格和质量日趋完善。现代衡器行业已经成为融合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通讯、网络、声和光等传统科学、现代科技于一体的高新产业。目前,衡器行业已发展成为一个应用领域广泛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基础行业。早期的衡器产品是在商品的交换过程中
  • 2024年中国胶粘剂行业竞争格局:呈现金字塔型格局
    2024-06-20 09:31:16
    1、竞争梯队分析我国胶粘剂行业的竞争呈现金字塔型格局。图表:胶粘剂行业竞争梯队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第一梯队以德国汉高、法国波士等跨国企业集团为主,这类企业在技术、规模方面竞争优势明显,企业创新能力极强,目前占据国内大部分高端市场,处在金字塔的顶部。第二梯队为由国内大中型胶粘剂生产商如:高盟新材、康达新材、东方材料、华腾新材等组成,这类企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已接近国际水平,在部分高端产品细分市场已对第一梯队形成竞争,并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处在行业金字塔中部。第三梯队为国内胶粘剂小微企业。此类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技术能力偏低,一般也没有能力在产品研发及创新上取得突破,主要以低价策略参与低端通用产品市场的竞争,目前受到产业政策的影响,其市场竞争力在逐步下降,因此处在行业金字塔底部。2、竞争现状分析国内精细化工行业处于快速发展增长期,胶粘剂下游应用广泛、产品种类繁多,而胶粘剂生产企业往往集中于1-2个大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特点导致我国胶粘剂市场的市场集中度不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胶粘剂生产厂家有1,000多家(规模以上的企业)。随着行业原材料价格上升及劳动力成本增长、环保要求提高,胶粘剂产业加快规模结构调整,行业
  • 2018-2022年中国已投运的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容量分析
    2023-05-08 11:06:25
    2022年,中国储能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支持储能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储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全球市场需求旺盛,各类商业模式持续改善,储能标准加快创制,为产业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 据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以下简称CNESA)全球储能数据库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投运的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达5940万千瓦,同比增长37%。其中,抽水蓄能占据最大比重,累计装机达4610万千瓦;新型储能继续保持高增长,累计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000万千瓦,超过2021年同期的2倍,达到1270万千瓦。具体来看,2022年,国内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690万千瓦/1530万千瓦时,功率规模首次突破600万千瓦,能量规模首次突破1500万千瓦时,与2021年同期相比,增长率均超过180%。 图表:2018-2022年中国已投运的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容量 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2022年,国内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690万千瓦/1530万千瓦时,功率规模首次突破600万千瓦,能量规模首次突破1500万千瓦时,与2021年同期相比,增长率均超
  • 2024年中国煤炭行业分析报告:煤炭产业链及成本结构分析
    2024-07-19 10:18:52
    一、煤炭行业产业链结构分析煤炭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设备和系统,主要包括采掘机、掘进机等生产设备以及相关的智能化系统;中游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主要煤种有褐煤、烟煤、无烟煤等;下游为应用领域,主要包含电力行业、钢铁行业、化工行业以及建材行业四大类行业。从参与企业来看,上游包含华科电气、双环、圣亚机械等设备制造商;中游包括国家能源、阳泉煤业、兖州煤业等企业,大型能源集团亦布局上游相关设备制造;下游包括国家电投、山东钢铁等应用行业相关企业。图表:煤炭行业产业链分析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二、煤炭行业成本结构分析在煤炭生产成本中,资源成本占煤炭生产成本的12%,生产及加工成本占80%,环境成本占8%。从不同所有制煤矿来看,国有煤矿和私营煤矿的成本构成因素是一样的,但在发展基金、折旧费、销售费、管理费、财务费高低上相差较大,如私营煤矿基本没有银行贷款,人员少、不固定,它的财务费、管理费就比较少。而不同的国有煤炭企业在生产成本、管理费、财务费、销售费方面也是不一样的,产量、规模越大,劳动生产率越高的企业,吨煤成本就越低。图表:煤炭生产成本构成表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煤炭行业分析报告》,中
  • 2024年中国税务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税务信息化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分析
    2024-12-27 10:18:33
    一、税务信息化市场发展现状1、税务信息化市场发展现状我国税务信息化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及金税一期、金税二期、金税三期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目前,正处于金税三期运行及推广阶段。2013年2月22日,金税三期工程核心征管、决策支持1包等系统在重庆市国税局、地税局系统率先试点单轨上线运行。2013年10月8日,金税三期工程核心征管、个人税收管理、外部信息交换和决策支持1包等系统在山东、山西两省国税局、地税局系统单轨上线运行。在金税三期工程相关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要形成一个可移植、可扩充、可兼容、可信赖的基本模板,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金税工程三期覆盖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27个主要税种,在现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整合、优化、拓展、提升,使其成为一体化的更好地为税收管理目标服务的信息系统。金税三期项目建设期为四年,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建设期为两年)是建设完成覆盖总局、各省(区、市)局、部分计划单列市的市局及部分省的市、县局四级的网络平台,在总局和6个试点省开展相关信息系统建设;第二阶段是在一阶段试点的基础上,完成其余省(区、市)各级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的推广和建设工作;第三阶段是完善和改进信
  • 2024年中国智慧物流行业分析报告:智慧物流行业产业链及价值链分析
    2024-09-09 09:30:36
    一、智慧物流产业链构成分析智能仓储产业链主要分为上、中、下游三个部分。上游为设备提供商和软件提供商,分别提供硬件设备(输送机、分拣机、AGV、堆垛机、穿梭车、叉车等)和相应的软件系统(WMS、WCS系统等);中游是智慧物流系统集成商,根据行业的应用特点使用多种设备和软件,设计智能仓储物流系统;下游是应用智慧物流系统的各个行业,包括烟草、医药、汽车、零售、电商等诸多行业。图表:智慧物流产业链结构分析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智慧物流行业围绕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底层技术已经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基础设施、物流科技、物流企业、物流平台构成了整个智慧物流的产业链。其中,物流科技与物流企业在产业生态之中处于核心地位,产业图谱如下图:图表:智慧物流产业图谱分析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智慧物流产业链核心环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基础运作。智慧物流可以运用感知识别和定位追踪技术进行物品信息数据的获取,通过对物品档案、客户需求、商品库存等信息数据进行大数据挖掘和处理,实现物流智能化的运作能力。◆物流平台。智慧物流云平台将运输、仓储、配送、货运代理、金融等业务模块的优势资源进行汇总,形成基础静态资源池;同时
  • 2023年全球人造板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23-07-28 09:58:04
     2023-2028年中国人造板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木地板制造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复合地板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一、国际人造板市场发展状况分析1、北美地区以美国为首的北美地区尽管人造板生产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美国,其次为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国。美国由于劳动力成本较高,同时伴随着人造板产业的国际转移,总量上美洲呈现出产量递减的趋势。2022年加拿大木材用量达到22.9百万立方米,木板用量达到7百万立方米。2022年美国木材用量达到130.1百万立方米,木板用量达到64.2百万立方米。纤维板方面,以美国为主的北美洲纤维板生产能力仅次于东亚地区和欧洲。胶合板方面,北美胶合板产值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美国的胶合板在北美占有一定的比重。刨花板方面,北美地区的刨花板行业与中密度纤维板和定向刨花板行业的发展不尽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外木材生产厂家着眼于长远利益,很少顾及短期利益,不断进行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实现资产的优化和组合。例如:美国刨花板在经历了几年的衰退之后,在2006年房地产
  • 2024年中国铜冶炼行业分析报告:铜冶炼行业市场规模——销售收入及利润总额
    2024-08-14 18:11:27
    铜冶炼下游应用非常广泛。精炼铜通常由半成品制造商进行第一道加工。随后用到电网,家电,电子等各个细分终端的消费中去。铜消费跟各个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紧密相关。2023年,我国铜冶炼行业销售收入约为9933.59亿元。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铜的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增长,行业有望保持稳定的增长。图表:2019-2023年中国铜冶炼行业销售收入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中国铜冶炼行业是我国重要的金属加工领域之一,利润总额在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铜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铜冶炼行业的发展。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铜冶炼行业的利润总额在过去几年中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2023年,铜冶炼行业利润总额约289.11亿元。图表:2019-2023年中国铜冶炼行业利润总额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经百汇研究中心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铜冶炼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企业排行榜等资讯内容。
  • 2024年中国兽药行业竞争格局:生物制品和原料药市场份额逐渐提升
    2024-06-14 10:08:44
    一、兽药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全球兽药产业已经进入垄断发展时期,跨国企业兼并重组,强强联合,通过注重产品研发和品牌宣传,辉瑞、默克、梅里亚、礼来等国际巨头的垄断地位已经形成。根据IFAH的统计数据,前五大厂商的市场占有率超过60%。我国畜牧业正在从传统劳动密集型的养殖方式向现代集约型养殖方式转变,畜牧业的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在不断提高。作为畜牧养殖业上游的兽药产业也经历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正在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过度。我国从1985年开始,允许外国企业生产的兽药产品进行中国市场(2014年度我国进口兽药注册产品58个),国内兽药企业开始同国外兽药巨头直接竞争。但由于国内下游畜牧养殖业对兽药价格较为敏感以及国外同类产品定价较高原因,国内兽药市场份额基本掌握在国内企业手中。随着行业监管逐渐规范,国内兽药行业的集中度也将逐步提高,具有突出创新能力的企业将会利用资本和技术优势,积极进行产业布局,覆盖原料、兽药制剂、生物制品等整个产业链,占据竞争优势。二、兽药行业集中度分析我国兽药产业是紧随着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的步伐而发展起来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将“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作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
  • 2024年中国氟化工行业分析报告:氟化工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24-11-28 11:52:47
    一、国际氟化工竞争格局氟化工是我国具有特殊资源优势的产业。氟化工的基础资源是萤石,高品位萤石是与稀土类似的世界级稀缺资源。作为世界萤石资源大国,中国具备发展氟化工的特殊资源优势。长久以来,全球高端氟材料领域的市场份额被美国科慕化学、日本 AGC 株式会社、法国阿科玛等海外厂商垄断。 进入 21 世纪以后,受萤石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国际上领先的氟化工集团纷纷将生产基地向萤石资源丰富的国家转移,而我国以丰富的高品位萤石资源和巨大的潜在市场为依托,吸引了全球大型氟化工集团以合资或独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氟化工行业在技术水平、装置规模、人才培育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部分高端产品如电子级氢氟酸、六氟磷酸锂等在国际市场中也开始逐步占据重要地位。大金(Daikin)、霍尼韦尔(Honeywell)、索尔维(Syensqo)、科慕(Chemours)、巨化股份、艾杰旭(AGC)、东岳集团、天赐材料、多氟多、阿科玛(Arkema)、中化蓝天、吴羽(KUREHA)、华谊三爱富、永和股份、梅兰集团、三美股份、昊华科技、新宙邦、永太科技、联创股份入选2024全球氟化工行业TOP20企业。2023年,全球氟化工行业TOP2
  • 2024年市政工程行业产业链分析
    2024-04-26 09:30:03
    市政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性工程,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市政工程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道路、桥梁、隧道、给排水、燃气、电力、通信、绿化等。一、行业产业链分析图表:市政工程行业产业链分析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二、产业链上游分析市政建筑施工行业的上游行业是钢铁、水泥、燃料、沙石料及沥青等材料以及人工成本。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存在价格上幅的风险,为了控制价格上浮带来的风险,行业内企业一般采取如下两种措施:第一,不与有关供应商订立长期供应合同或保证,而是按特定项目与供应商订立采购合同;第二,在签订合同时约定,如果原料成本上浮10%以上,工程造价款也要同比例上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上游行业在合同期内原材料价格上幅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三、产业链下游分析市政建筑施工行业主要面对的下游行业是政府市政项目,下游行业的工业项目建设规模、进度和投资总量增幅,会影响本行业的产品需求总量和增长速度,而下游行业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政府将继续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可以预期的平稳的政策环境。同时,政府将积极稳妥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