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2022年中国特种气体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07-05 09:43:23
     2023-2028年中国特种气体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电子特种气体(ESG)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工业气体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一、特种气体行业市场规模分析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下游需求的不断增长,特种气体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数据显示,中国特种气体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180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420亿元。图表:2018-2022年中国特种气体行业市场规模情况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电子特气一氧化碳作为高品质刻蚀工段用气,主要用于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的制造,集成电路6寸、8寸FAB刻蚀的主材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蚀刻气体。电子特气高纯二氧化硫主要应用于半导体蚀刻工艺(干法蚀刻)中,主要原理刻蚀过程中,保护晶圆沟槽的侧壁,稳定蚀刻速率避免横向刻蚀,使掩膜版电路图均匀蚀刻到晶圆上。近几年,随着半导体国产化进程的推进,特气气体需求不断增加。经济新常态下更加强调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制造、新能源、AI等战略新兴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2023年中国煤炭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23-10-25 10:03:12
    中国煤炭行业的竞争格局呈现多企业参与、大规模生产、资本强度高、以及集中度高的现状。全国煤炭产量排名前十的煤炭企业市场份额合计占比达到78.8%,年营业收入在2,000万以上的企业总资产占比达到91.1%,行业集中度高,大型国有企业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中国煤炭行业竞争格局集中度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1.煤炭行业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率与规模效应有强关联,一方面中国规模以上的煤炭企业达到了91.1%,行业准入的高门槛导致煤炭行业的存量企业数量相对固定。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煤炭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每吨煤炭的成本为348.14元,而吨位超过1,000万吨的企业每吨煤炭的成本仅为281.03元,成本降低了约20%。这说明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煤炭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另一方面,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要求加快行业的兼并重组,推动优胜劣汰。运行效率低和规模小的煤炭企业被进一步的吞并和重组,导致大型的煤炭企业愈发规模化,马太效应愈发强烈。2. 大型煤炭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更强,煤炭加工工艺更细致。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规模以
  • 2024年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行业发展现状:技术进步和企业数字化转型意识增强,市场规模迅速增长
    2024-05-22 09:33:24
    1、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市场是一个相对细分的市场,属于管理软件的一部分,作为企业组织管理中人、财、物三大主要管理内容,财务的管理信息化目前已经相对比较成熟,针对物的管理的进销存以及ERP、SCM系统等目前也正在进一步发展中,而作为最具主观能动性的人的管理问题则一直是信息化市场最具挖掘潜力的部分,因此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也逐渐成为行业热点,行业吸引力也处于上升阶段,即成长阶段。人的管理问题由来已久,是管理者们最重视和头疼的问题,人们也一直在探索有效的管理模式。由于计算机的出现,使人事信息电算化成为可能,而数据库产品的出现使管理信息数字化也成为可能,软件开发技术、工具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使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得以实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出现使管理者认识到人的资源性,从而推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出现和发展,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的飞跃发展使人力资源管理的网络化分散管理成为现实。正是伴随着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事管理系统发展至今,而他们的继续发展仍将推动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网络环境的变化(信息采集面更为广泛等)、信息技术的继续发展(即时通讯技术等)、配套设施和环境的
  • 2018-2022年中国风电机组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10-09 11:12:21
    中国风电机组行业的投资规模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再稳步增长态势,2022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4,983万千瓦,投资规模为1,306.6亿元,预计2027年新增装机规模13,847.7万千瓦,投资规模突破2,000亿元,达2,157.9亿元。图表:2018-2022年中国风电机组行业市场规模(按投资规模)分析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风电机组行业规模的变动主要可归因于政策影响与技术进步。摆脱对政策补贴的依赖、实现风电平价上网是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中国《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及《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即提出,将逐步减少新能源发电的补贴强度。自2021年1月1日开始,新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全面实现平价上网,国家不再补贴。政策补贴退坡引发一批“抢装潮”,2020年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快速上涨,新增装机5,058.5万千瓦,同比上涨112.9%,2021年新增装机容量同比下降18.1%。2022年中国海上风电补贴完全退出,正式进入“平价时代”,2021年同样出现“抢装潮”,新增装机容量1,448.0万千瓦,同比上涨276.6%,2022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同比下跌64.4%。近年来中国风电机组随着技术
  • 2018-2022年全球及中国射频前端芯片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06-12 09:54:26
     2023-2028年中国集成电路(IC)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芯片设计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1、全球射频前端芯片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随着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出货量上升,同时全球各国积极布局5G基站建设,2022年全球射频前端芯片市场规模达到298亿美元。 图表:2018-2022年全球射频前端芯片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2、中国射频前端芯片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全球射频前端芯片市场主要被欧美厂商占据,中国大陆生产厂商目前主要在射频开关和低噪声放大器等产品上实现技术突破。2022年,中国大陆射频前端芯片市场规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达到914.4亿元。到2025年,预计中国大陆射频前端芯片总体规模将增长至1,401.60亿元。 图表:2018-2022年中国射频前端芯片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芯片设
  • 2023年中国液流电池行业产业链分析
    2023-10-21 13:27:25
    液流电池是由美国科学家Thaller于1974年提出的一种电化学储能技术,通过电解液中活性物质在电极上发生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电能和化学能的相互转化。在众多储能技术中,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具有安全可靠、生命周期内性价比高、环境友好、循环寿命长等优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液流电池的发展跨越了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应用示范的技术瓶颈,在变革能源生产、转化、运输、存储、消费全产业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驱动国家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一、液流电池行业产业链分析中国液流电池产业链上游包括电池电堆与电解液的制造,电堆与电解液在电池系统中的占比分别为35%与40%,是液流电池成本构成的主要部分,当前液流电池尚处于商业化初期,降本空间较大,可通过优化电解液配方、提升电解液实际利用率和优化电堆结构来推动成本下降。电池电堆的代表性参与方包含旭能瀚源、东岳未来、科润新材料等,电解液的代表性参与方包含湖南银峰、星明能源、大连博融等。产业链中游为液流电池系统集成,中国液流电池累计装机规模持续上涨,但在电化学储能市场中的装机规模占比仍然偏低,代表性参与方有融科储能、北京普能、四川伟力得等。产业链下游分为电源
  • 2018-2022年中国人造板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08-01 09:37:12
     2023-2028年中国人造板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木地板制造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复合地板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1、全国人造板行业营收分析人造板行业的营业总收入来看,和企业数量的增速基本一致,在经历了2000年左右的快速扩张之后,迎来平稳发展的黄金时期,2011年和2012年是人造板行业的高速发展期,但是2013年开始营业收入环比增速也进入瓶颈期。可以看到,2013年以后,由于前期行业快速扩张,导致产能释放加速,使得人造板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但是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低端产能的需求迅速萎缩,产能明显过剩,在技术提升水平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市场逐渐趋于饱和。2022年,人造板行业市场规模5756.21亿元。图表:2018-2022年中国人造板行业市场规模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经百汇研究中心2、全国人造板行业销量分析我国是人造板生产、消费和贸易的第一大国,人造板总消费量超3亿立方米,行业总规模达6500亿元以上,其中应用于定制家具及装饰装修类板材产品的市场规模在3000亿元左右。人造板行
  • 2023年中国固态电池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23-10-17 09:59:36
    中国固态电池行业目前尚处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稳定的竞争格局。行业主要玩家可分三类:一类是以固态电池为主营业务的新兴科技企业,例如清陶能源、卫蓝新能源等;一类是锂离子电池上游关键原材料企业,为实现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拓展业务范围,提前布局固态电池,例如赣锋锂能、天齐锂业等;一类是锂离子电池龙头企业,为避免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转变导致企业市场份额下跌,加速新型固态电池技术研发,例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图表:中国固态电池行业主要玩家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当前占据优势地位的固态电池企业主要受益于其强大的技术背景与客户渠道。清陶能源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策文团队投资创办,卫蓝新能源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清洁能源实验室固态电池技术的唯一产业化平台,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李泓、原北汽新能源总工俞会根共同发起创办。赣锋锂业固态电池研发团队的核心是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许晓雄博士,拥有20余年材料科学研究经验。强劲的技术背景是企业保持产品力领先的重要依据。从固态电池企业的装车实践上看,2022年1月,赣锋锂业与东风公司合作开发的首批50辆东风-赣锋高比能固态电池车在江西省新余市率先
  • 2023年中国精细化工行业产业链分析
    2023-11-22 17:25:24
    一、产业链分析从产业链结构来看,行业上游包括石油、矿石等生产原料,下游则包括农业、纺织业、建筑业、造纸工业、食品工业、日用化学品生产、电子设备等诸多行业。图表:精细化工行业产业链分析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精细化工产品是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新材料,对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及众多相关产业起着支撑和引领作用,其规模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和地区在未来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国际竞争力。尤其是在当今,精细化工率(即精细化工行业的产值与化工行业总产值的比率)的高低更是人们衡量国家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精细化工率越高,单位成本内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就越高。二、上游行业情况上游行业为基础化工原料制造业,这一行业市场规模大,供应商数量众多,能够满足行业企业的生产需求。上游基础化工产业不断进步,会提供品类更多、质量更高、成本更低的原材料,从而推动全行业的发展。基础化工材料大多源自石油,其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相关联,在原油受产量、政治等因素影响时,行业原材料的采购价格亦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受环保监管、新冠疫情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的影响,部分基础化工企业存在限产、关停的现象,一定程度上会阶段
  • 2025年中国期货行业分析报告:中国期货成交量、成交额、品种数量分析
    2025-07-30 09:05:12
    1、监管政策: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高质量发展2024年9月30日,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该《意见》部署了8方面17项重点举措,旨在推动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期货市场发展与监管布局。从总体要求来看,明确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相关会议精神,落实工作部署,强调坚持政治引领、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统筹兼顾的原则,为期货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具体措施上,严格监管期货交易行为,加强对各类交易行为的穿透式监管,强化高频交易全过程监管;严厉打击期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抑制过度投机炒作,从严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期货公司全过程监管,强化期货公司股权管理和法人治理,规范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经营活动,健全期货公司风险出清长效机制;强化期货市场风险防范,巩固期货市场风险预防预警体系,提高期货市场风险应对和处置能力;提升商品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充分发挥商品期货期权品种功能,期现联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慎发展金融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提高金融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发展水平,
  • 2025年中国硬质合金行业分析报告:全球硬质合金产量及区域格局分析
    2025-03-31 09:44:03
    一、全球硬质合金行业产量规模分析全球硬质合金行业已经迈入成熟期,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基本处于比较饱和的状态。硬质合金主要生产国除了中国,还包括美国、瑞典、德国、俄罗斯、日本、英国、法国等。产量方面,近年来全球硬质合金的产量稳步增长,增长速度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2024年,全球硬质合金产量约14.5万吨。图表:2020-2024年全球硬质合金产量情况数据来源:中国钨业协会、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二、全球硬质合金行业区域格局分析全球范围看,硬质合金市场基本处于比较饱和的状态,行业已经迈入成熟期,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全球硬质合金主要生产国有美国、俄罗斯、瑞典、中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等,近年来全球硬质合金的产量稳步增长,但是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根据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协会数据,中国是世界上硬质合金产量最大的国家,硬质合金产量约占全球产量34%,欧洲以26%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图表:全球硬质合金产量区域分布数据来源:中国钨业协会、中经百汇研究中心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硬质合金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
  • 2018-2022年中国压缩空气储能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10-20 11:52:43
    中国压缩空气储能行业目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2021年累计装机规模182.5MW,市场规模达12.8亿元,2022年市场规模达18.4亿元,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达141.3亿元。图表:2018-2022年中国压缩空气储能行业市场规模分析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中国压缩空气储能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受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驱动。2021-2022年,国家密集发布储能相关政策,要求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坚持储能技术多元化,2021年提出实施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实现压缩空气等长时储能技术进入商业化发展初期,2022年在“十四五”新型储能技术试点示范中提出进行百兆瓦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应用。2021年压缩空气储能行业呈井喷式发展,前期规划项目逐步落地,装机规模同比增长1,360.0%。技术更迭是行业规模上涨的重要驱动力,带动储能项目总体规模跨数量级的增长,2004-2020年是压缩空气储能行业的技术攻坚期,实现了储能系统从千瓦至十兆瓦级别的跨越,2021年河北张家口建成国际首套1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项目,突破百兆瓦级大关,推动压缩空气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迅速提升至182.5MW。未来压缩空气储能市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