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中国农业种植及生产规模分析
    2024-03-26 09:55:42
    1、农业种植规模分析2023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8969千公顷(178453万亩),比2022年增加636千公顷(955万亩),增长0.5%。其中谷物播种面积99926千公顷(149890万亩),比2022年增加658千公顷(986万亩),增长0.7%。图表:2023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农业生产规模分析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9541万吨(13908亿斤),比2022年增加888万吨(178亿斤),增长1.3%。其中谷物产量64143万吨(12829亿斤),比2022年增加819万吨(164亿斤),增长1.3%。2023年,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845公斤/公顷(390公斤/亩),比2022年增加43.6公斤/公顷(2.9公斤/亩),增长0.8%。其中谷物单位面积产量6419公斤/公顷(428公斤/亩),比2022年增加40.0公斤/公顷(2.7公斤/亩),增长0.6%。图表: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
  • 2018-2022年中国贴片类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市场规模分析
    2023-12-04 09:56:32
    1、中国贴片类专业皮肤护理产品行业发展概况贴片类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市场规模增长速度快于整体皮肤护理产品市场,市场发展潜力大。中国贴片类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23.8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25.4亿元,快于同期的整体皮肤护理产品行业。未来,中国贴片类专业皮肤护理产品行业规范程度及居民保养意识将进一步提升,消费群体随之不断扩大,国内贴片类专业皮肤护理产品行业也将稳步增长,预计市场规模将在2026年增长至271.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6%。图表:2018-2022年中国贴片类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市场规模分析数据来源:敷尔佳招股书、中经百汇研究中心2、中国不同类型贴片类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市场发展概况贴片类专业皮肤护理产品按不同监管体系可以分为敷料贴类和贴、膜类(功能性护肤品)两种。敷料贴类产品在中国起步较晚,2017年市场规模仅4.8亿元,其后以81.9%的年均增长率在2022年增加至70.2亿元;贴、膜类功能性护肤品由2017年的19.0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55.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8%。预计到2026年,敷料贴类和贴、膜类(功能性护肤品)市场规模将达到172.6亿元和99.2亿元。图
  • 2018-2022年中国光纤传感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分析
    2023-11-22 17:39:16
    一、光纤传感系统光纤传感是一种新型传感技术,通过光的反射、折射和吸收效应,光学多普勒效应、声光、电光、磁光和弹光效应等,可使光波的振幅、相位、偏振态和波长等参量直接或间接地发生变化,因而,可将光纤作为敏感元件来探测各种物理量。光纤传感器是一种将被测对象的状态转变为可测的光信号的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由光源、入射光纤、出射光纤、光调制器、光探测器及解调器组成。其基本原理是将光源的光经入射光纤送入调制区,光在调制区内与外界被测参数相互作用,使光的光学性质(如强度、波长、频率、相位、偏振态等)发生变化而成为被调制的信号光,再经出射光纤送入光探测器、解调器而获得被测参数。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资产监控系统具备极高的灵敏度和精度、抗电磁干扰、高绝缘强度、耐腐蚀、能与数字通信系统兼容等优点,可以实现温度、应力、声波等物理量的量测,并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各种恶劣环境中,可作为资产监控运维管理系统的核心传感器件。目前,光纤传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网基建、城市管廊、油气能源基建、海底缆线、交通基建、城市安防等领域,实现资产监控运维管理功能,下游应用领域十分宽广。二、光纤传感解决方案市场规模2022年,我国光纤传感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到91.6
  • 2023年中国磷酸铁锂电池行业产业链分析
    2023-10-24 10:28:17
    磷酸铁锂(LiFePO4)材料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属于正交晶系橄榄石结构,磷酸铁锂电池是以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作为电池的正极材料,涂敷在铝箔上作为电池正极,由于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同时具备安全性好、热稳定性强、循环寿命长等诸多优势,磷酸铁锂电池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中国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及使用国。一、磷酸铁锂电池行业产业链分析磷酸铁锂电池产业链上游为电池的四大核心原材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隔膜和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总体而言,磷酸铁锂电池原材料的供给较为充足,出货量呈稳步增长态势,其中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隔膜和电解液供应商行业集中度较高,负极材料竞争格局较为分散。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供应商代表有湖南裕能、德方纳米、龙蟠科技等,负极材料供应商代表有贝特瑞、璞泰来、尚太科技等,锂离子电池隔膜供应商代表有恩捷股份、中材科技、星源材质等,电解液供应商代表有天赐材料、新宙邦、江苏国泰等。产业链中游为磷酸铁锂电池生产商,近年来磷酸铁锂电池凭借高安全性能与低成本优势重回动力电池技术路线主流地位,代表性参与方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等。产业链下游
  • 2023年中国电子连接器行业产业链分析
    2023-11-09 10:19:21
    电子连接器是电子电路中的连接桥梁,是构成整个电子装备必备的基础电子元器件,其作用是连接两个电路导体或传输元件,为两个电路子系统提供一个可分离的界面,实现电/光信号的接通、断开或转换,且保持系统之间不发生信号失真和能量损失变化。电子连接器作为构成整机电路系统电气连接必需的基础元件之一,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装备、通讯、计算机、汽车、工业、家用电器等领域。一、电子连接器产业链分析电子连接器行业产业链上游的重要构成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半导体芯片制造商、PCB板制造商和模具制造商等。中游的重要构成包括电子连接器的制造、组装和测试等环节。下游应用于各个领域,其重要构成包括电子设备制造商、通信设备制造商、汽车制造商、航空航天制造商等。图表:电子连接器产业链分析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上游环节,原材料的储备为中下游的产业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2021年以来,持续缓慢上涨的全球铜精矿加工费表明铜矿供应在逐渐改善,且铜金属现货市场也并未出现供应紧张的情况。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储存在厂商和交易商手中的社会隐性库存通常都保持大体稳定,且远大于交易所仓库的显性库存规模。此外,铜原料端的表观消费也大于铜终端需求侧统计到的实际消费
  • 2018-2022年中国铁矿石行业发展规模分析
    2023-10-08 10:09:44
    铁矿石是含有铁单质或铁化合物能够经济利用的矿物集合体,凡是含有可经济利用的铁元素的矿石叫做铁矿石。常见铁矿石为铁氧化物,多呈暗灰色、亮黄色、深紫色或铁锈色。用于炼铁的主要有磁铁矿、赤铁矿和菱铁矿等。铁矿石是国际大宗商品,战略物资,其是钢铁生产活动的重要原材料,属于经济命脉一类的工业资源,因此受到各国有关部门的政策扶持。2017-2022年中国铁矿石产量数值波动幅度较大,从2017年的122937万吨,下降至2022年的96787.3万吨,过去6年的CAGR为-4.7%。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从地区生产情况来看,中国铁矿石原矿已探明资源量中可开采储量水平较为稳定,但深入开采程度不高,就区域而言,辽宁、河北、四川、内蒙古、山西、山东、安徽和新疆等城市和自治区的铁矿石原矿储量居前。图表:2018-2022年中国铁矿石产量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及消费国,而钢铁行业是铁矿石最主要的消费领域,因此下游钢铁市场的旺盛需求持续拉动铁矿石的市场需求。中国钢铁行业市场规模与建筑、基建、机械、汽车等工业领域发展情况高度关联。过去十年内,中国宏观经济持续走强,受中国建材行业和基础建设规
  • 2025年中国中药行业分析报告:中药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25-07-22 11:12:41
    一、行业区域竞争格局从中药交易市场来看,主要的交易中心分布在安徽、河南、四川、江西、重庆等内陆地带,且交易种类较多的地区为河北、江西、重庆等。图表:重点中药材交易市场药材品类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二、企业竞争格局分析从企业营收来看,白云山、云南白药两家中药企业营收在200亿元以上,其中白云山年营收超600亿元;营收在100-200亿元的企业有华润三九、同仁堂、步长制药和太极集团等;营收在50-100亿元的企业有片仔癀、济川制药、信邦制药等。图表:中国中药行业企业竞争格局分析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中药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企业排行榜等资讯内容。
  • 2018-2022年全球及中国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12-06 09:36:29
    一、全球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在全球人口总量增长、老龄化、社会医疗卫生支出和医药行业研发投入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全球医药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根据Frost&Sullivan的统计数据,全球医药市场的规模由2016年的11,530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14,012亿美元。2022年,全球医药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4747亿美元。根据Frost&Sullivan的预测,全球医药市场的规模将于2025年达到17,188亿美元,全球化学药市场规模将于2025年达到11,778亿美元。图表:2018-2022年全球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分析数据来源:金凯生科招股书、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二、中国医药行业市场规模根据Frost&Sullivan的统计数据,我国医药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13,294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5,912亿元。2022年,我国医药市场规模达到16586亿元。根据Frost&Sullivan的预测,我国医药市场的规模将于2025年达到20,645亿元,我国化学药市场规模将于2025年达到8,312亿元。图表:2018-2022年全球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分析数据来源:金凯生科招股书、中经百汇研
  • 2018-2022年全球及中国MCU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12-11 14:38:21
    MCU全称是Micro Control Unit,也称为单片机,是指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及发展,将计算机的CPU、RAM、ROM、定时计数器和多种I/O接口集成在一片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为不同的应用场合做不同组合控制。根据ICInsights的统计,2015年至2020年,全球MCU市场规模从159.5亿美元增长至206.9亿美元,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为5.34%。MCU市场规模维持增长,2021年和2022年分别达到220.8亿美元和238.8亿美元,同比增长6.72%和8.15%。图表:2018-2022年全球MCU行业市场规模分析数据来源:华虹公司招股书、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中国智能物联产品、工业控制和新能源汽车等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对MCU芯片的旺盛需求。根据IHSMarkit的统计,2015年至2020年,中国MCU市场规模从180亿元增长至268亿元,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为8.29%,高于全球市场规模增速。2022年,中国MCU市场规模达到295亿元。图表:2018-2022年中国MCU行业市场规模分析数据来源:华虹公司招股书、中经百汇研究中心由于MCU的细分市场较多,随
  • 2018-2022年中国加氢站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07-12 09:51:37
     2023-2028年中国氢气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特种气体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工业气体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1、加氢站行业发展历程分析2003年我国推出第一代燃料电池车,加氢站开始被提及。为服务北京奥运会,2006年我国第一座加氢站建成。2012年国家开始对燃料电池车进行规划,提出燃料电池车、车用氢能源产业发展,带动氢的制备、储运和加注技术发展。2016年由于燃料电池车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加氢站需求少,推广和建设较慢。2018年以来,国家愈加重视氢能源的发展,支持、规范氢能源的利好政策频出,涵盖氢能源技术路线、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等,并加大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力度,同时对加氢站的补贴政策持续推进。2020年“碳中和”、“碳达峰”政策提出,同时在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增长带动下,加氢站作为氢能利用重要的一环,也将迎来快速发展。图表:加氢站行业发展历程分析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2、加氢站行业数量规模分析中国加氢站数量居全球首位,具有区域集中性特征。2022年全球新增129座加氢站,累计
  • 2018-2022年全球小家电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12-05 09:46:28
    小家电一般指功率和体积都较小的家电产品,其功能定位差异较大,品类多元且富延展性,根据产品功能可大致将其分为厨房小家电、生活小家电等,其中厨房小家电指应用于厨房场景当中,作为辅助性工具,方便人们烹饪处理,满足蒸煮炸煎炒烹等多道工序需要;生活小家电主要用以营造健康舒适的家居环境等。小家电各品类中,以厨房小家电占比最高。厨房小家电市场体量较大、用户认知度也更高,早期以电热水壶、电饭煲等部分品类实现快速普及,具有较大存量市场规模。良好的市场基础为厨房小家电传统品类的更新需求和新品类培育提供有力保障。近年来,结合消费能力、市场基础及不同地区不同的烹饪习惯、饮食文化的变迁等,以电饭煲为代表的重要品类不断开展技术和产品升级,以用户体验为基础加快功能改良及拓展,促进更新需求释放,同时,产品逐步向更健康、更环保、多功能方向推演。此外,随着消费能力、生活品质持续提升以及产品创新进一步加快,新兴品类逐步涌现,挖掘用户潜在需求,进一步提升产品依赖度并形成家居习惯,最终实现需求加速释放,不断推动着厨房小家电市场向前发展。一、全球小家电市场稳步发展在全球经济稳步发展的背景下,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小家电以时尚、个性、方便、实用的特点赢得
  • 2018-2022年中国公安信息化投资规模分析
    2023-11-23 09:31:3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经济发展,我国社会治安构成要素日渐膨胀,给公安机关警务工作带来很大压力,而警力资源则几乎未增长,导致供需矛盾日益激化。在此背景下,警务机关亟待通过新技术和新模式寻求突破,以适应当下公安机关业务变革的需求。警务工作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技术融合的驱动下,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智慧警务”的提出顺应了警务智能化的潮流,是警务智能化的一种重要形态。智慧警务以提升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为主要目标,以实施大数据战略为路径,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为支撑,打造警务工作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实施智慧警务战略后出现了更加集中的省级公安大数据云中心和统一的移动警务应用平台,以及高度融合、协同作战、一体化运作的指挥中心、情报中心、新闻中心和互联网监控等中心,逐步形成大数据驱动下的警务新机制、新模式,从而实现具有系统化、智能化、扁平化、精准化、动态化、人性化特征的“智慧公安”,提升公安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水平,推动公安工作跨越式发展。图表:我国公安信息化行业标准化建设资料来源:君逸数码招股书、中经百汇研究中心在技术演进及政策催化的双重拉动下,市场规模稳定增长。2022年我国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