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航空维修市场规模约1343.25亿美元,尽管各地区的维修需求有所不同,但整体上呈现出十大发展趋势。在具体业务方面,主要亮点包括“客舱改装开始由宽体飞机的头等舱和商务舱转向窄体飞机的经济舱”、“新一代宽体飞机进入维修期”、“北美地区的宽体飞机重维修业务开始重回故里”、“CFM56和V2500发动机的维修需求将持续增长”,以及“燃油成本下降和新机型不断投入运营带来的航电设备市场变化”等。
图表:2020-2024年全球航空维修市场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1、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在航空维修成本中占比极大,通常在30%-50%之间。这涵盖了维修人员的工资、福利、保险以及培训费用等。不同地区的维修人员薪资水平差异明显,如2019年美国航空维修行业平均每名维修人员月薪约7000美元,欧洲约为4500欧元,中国约为6000元人民币。随着航空业发展,对维修人员专业技能要求不断提高,培训投入持续增加,进一步推高人工成本。而且人工成本还受工作效率影响,若能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合理分配人力资源以及提升维修人员技能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工成本。
2、材料成本
材料成本在航空维修成本中占比约30%,主要包括维修过程中使用的各类零部件、消耗品、工具及设备等。航材费用在其中占据大头,一架波音737或空客A320系列飞机年度维修成本中,航材费用占比超40%。材料成本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采购价格、运输费用、库存管理费用等。从采购环节看,通过批量采购、与供应商谈判、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等方式,可降低采购成本;在使用环节,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浪费,以及研究高成本材料的替代方案,都有助于控制材料成本。此外,材料库存管理也至关重要,合理的库存策略能避免库存积压与缺货情况,降低库存成本。
3、设备成本
设备成本在航空维修成本中占比约10%,包含维修过程中使用的各类设备、检测仪器和工具等。一方面,设备采购成本较高,尤其是一些先进的检测和维修设备;另一方面,设备的折旧与维护保养也需持续投入。不同设备折旧政策不同,选择合理的折旧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设备成本。定期维护和预防性维修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适时进行设备更新换代,虽短期内投入较大,但从长期看,先进设备能提高维修效率,降低整体维护成本。
4、管理成本
管理成本在航空维修成本中占比约5%,主要是维修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及培训费用等。管理结构对管理成本影响较大,精简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率可降低管理费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如采用ERP系统、维修管理系统等,能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效率,实现成本控制。同时,建立内部审计机制,定期审查维修成本,确保成本控制措施有效执行,也有助于合理控制管理成本。
5、其他成本
其他成本占航空维修成本的5%左右,包括运输、住宿、差旅、保险等费用。在维修作业过程中,如送修零部件运输、维修人员前往异地维修等情况,会产生运输、差旅等费用。此外,为保障维修过程中的财产安全等,需购买相应保险,这些都会构成维修成本的一部分。虽然这部分成本占比相对较小,但在大规模的航空维修业务中,通过合理规划运输路线、选择合适的差旅方式、优化保险方案等措施,也能实现一定程度的成本节约。
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航空维修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企业排行榜等资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