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约44.5亿吨,同比增长4.22%。
图表:2020-2024年中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情况
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1、工业规模扩张与多元化发展的推动
随着国内经济的稳健前行,工业领域持续扩张。传统工业如钢铁、水泥、化工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大量使用以及工艺特性,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量废渣、粉尘及其他废物。以钢铁行业为例,2024年我国粗钢产量达到10.5亿吨,随之而来的钢渣产生量约1.6亿吨。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在快速崛起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各类新形态的工业固体废物。这些新兴产业在生产环节,由于技术尚在不断完善、产品更新换代快,生产过程中的次品、报废的电子元器件、废弃的化学试剂等废弃物大量产生,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总量增长添砖加瓦。
2、技术革新与阶段性影响
在技术层面,一方面,某些新工艺、新技术在引入初期,由于企业对其掌握不够成熟,生产流程的适配性尚需磨合,导致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损耗增加,从而产生更多固体废物。例如,一些企业采用新的冶炼技术时,在前期调试阶段,金属回收率未达预期,尾矿等废弃物数量增多。另一方面,尽管长期来看技术进步有助于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产生,但在短期内,技术更新换代促使企业设备更新、产品转型,这一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设备、旧型号产品及相关生产废料,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
3、政策导向与执行的双面性
从政策角度分析,政府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开发等项目,这虽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但建设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工业固体废物。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消耗巨量的建筑材料,如砂石、水泥等,在开采、加工以及施工过程中,产生了尾矿、废渣、建筑垃圾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此外,在政策执行层面,部分地区对工业固体废物排放监管存在一定滞后性,一些企业环保意识淡薄,为降低成本,未严格按照环保标准进行生产和废物处理,违规排放现象时有发生,使得实际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量超出预期。
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固废处理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企业排行榜等资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