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质合金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依据客户使用的品质分成低、中、高端部分,低端产品主要以低价无品质管控为主;中端产品以国内二线品牌为主,品质属于泛用型产品;中高端部分国内主要集中在春保钨钢集团有限公司、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和公司之间,国外的公司包括德国KF工程有限公司、日本住友商事株式会社等等。我国硬质合金工业和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硬质合金厂如山特维克集团、美国肯纳金属集团、卡尔·瓦尔特运动枪有限公司、日本富士精工株式会社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比如: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硬质合金厂家没有独有特色的产品;生产设备落后,技术含量低,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档产品上,高档产品一直牢牢地掌握在发达工业国家手中。
1、国内硬质合金行业市场竞争激烈
特别是中低端产品所在市场,并且整体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如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生产设备落后、技术含量低等是主要问题。从产品质量上看,我国硬质合金工业与发达国家仍旧存在较大差距。低端部分主要是低价无品质管控产品,国内中小企业扎堆导致低端产品产能过剩严重;中端产品大部分属于通用泛用性产品,以国内二线品牌为主,代表企业如自贡硬质合金、江钨集团等;中高端部分主要是国外企业如瑞典山特维克、美国肯纳等,以及国内如深圳金洲(中钨高新)、株洲钻石(中钨高新)和厦门金鹭(厦门钨业旗下)等。
2、硬质合金企业整体面临转型升级
硬质合金原料钨尽管是我国的优势资源,但与稀土一样都是我国的战略资源,是国家列入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多年来,国内钨行业由于大量中小企业参与资源开发利用,行业粗放式发展现象严重,钨资源的价值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在中国经济步入结构性调整的新时期,通过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硬质合金行业向资源集约式发展转型,以提高钨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将是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高端制造推动下,硬质合金行业企业将向精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在这种情况下,过去消耗大量钨资源的低端硬质合金企业面临巨大经营压力,未来将可能逐步被淘汰。
3、中国硬质合金行业在转型升级中正走向强者更强,集中度更高的竞争格局
中国钨业协会硬质合金分会数据显示,近几年硬质合金产销产销率基本维持在90%以上,呈现供需基本平衡的局面。同时根据硬质合金分会统计2017年会员企业硬质合金产量2.91万吨,显示行业景气度较高。但另一方面,根据我们对行业企业的调研,即使在行业景气度大幅回升的2017年,仍有不少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生存艰难,这其中大部分是中低端产品厂商,没有核心技术优势和研发实力。主要企业硬质合金产量增速比行业增速更大,凸显行业集中度正在不断提升。未来行业转型升级将倒闭低端硬质合金加工企业出清,行业“强者更强”趋势将更加明显。
4、随着龙头企业产能投放,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国内硬质合金基地主要为株洲和成都,规模最大的是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旗下硬质合金企业包括中钨高新(含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和南昌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其次是厦门钨业(以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为主体)、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株洲欧科亿数控精密刀具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江钨硬质合金有限公司等。由于各自发展方向不一样,在硬质合金的细分领域各家都有各家的优势及侧重。随着后期龙头企业如厦门钨业、江钨硬质合金等大规模产能投放,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中国硬质合金企业的特点是国有、民营、外商独资、中外合资合作等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年产量超过4000吨的企业有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年产量超过1000吨的有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济南市冶金科学研究所3家,年产量超过100吨的企业不足50家;国内几家大型硬质合金企业均为国有企业,该类企业虽然拥有从原材料供应到刀具制造上下游一体化的资源及设备技术等优势,但产品品类繁杂,没有突出自己的产品特色。而且,由于硬质合金的材料制造和工具制造的长期分割,国内一直没有形成像瑞典山特维克、美国肯纳等产业集中度很高的硬质合金工模具制造大型企业。
与国外竞争对手相比,包括株硬和自硬等在内的中国硬质合金生产商其产品在质量上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主要体现在使用寿命上,国外产品虽然价格较高,但使用寿命较长,国内产品虽然价格较低,但使用寿命较短,如按单位使用时间的成本比较,国外产品往往优于国内产品。而合金工具应用商最关注的是工具的寿命,其次才是价格。
随着国内硬质合金行业竞争加剧,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尽管销售规模多年持续增长,但效益并未保持同步增长,产品利润率不断下降。更令人担忧的是,企业原有的一些核心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与主要竞争对手的差距正在拉大。
企业的盈利来自于市场的占有率,这在多年来影响着硬质合金企业对生存的基本看法,但事实上,企业能否盈利关键是在价值链上的价值分配是否合理,从而在整个价值链上获得利润。
争夺市场是企业间竞争的表面形式,企业只有通过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来达到销售最大化,但销售最大化并不能保证企业就是良性的发展,当所有的企业都为市场份额而奋斗的时候,相信很多企业都在为每年的盈利状况担忧。
市场竞争到白热化的程度,企业就会加大投入,随之而来就是降低利润,以获取市场份额,结果就是各类参与竞争的企业都达到了盈利的最低水平。多年来,中国的企业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发展的,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考虑企业自身优劣势,结果就是整个行业的利润水平低,市场虽然需求很大,并且快速成长,但更多的企业并没有成长,特别是80%以上的区域型企业,通过价格战,已经进一步把自己的生存区域缩小,盈利能力降低,如此恶性循环,发展肯定受到影响。
而通过价值链的建设,企业能够获得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利润,同时通过价值链的建设,企业可以获取竞争优势,结果就是有优质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有优质的服务让消费者满意。所以,对硬质合金生产企业来说,对外争夺市场肯定是需要的,但对内能否建立合理的价值链分配体系则是未来硬质合金生产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到目前为止,我国硬质合金工业形成了地域分布广、厂家众多、产品种类齐全、工艺装备齐全且较先进、产品产能与产量巨大的格局。通过多年建设、技术引进改造及科技攻关,国内硬质合金工业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较合理布局,工艺技术与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一些较先进的设备与工艺在一些骨干企业得到了应用,与国外先进同行企业的差距有逐渐缩小的趋势。
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硬质合金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企业排行榜等资讯内容。